第375章 曹洪的计策 (第1/2页)

十月三十一。 海拔高达千米的岱宗山,云海翻腾。 袁绍站在高处,看着下方的颜良和蒋奇训练士卒。 高悬于天空的太阳,照亮了袁绍颇显忧愁的面庞。 他已经在这里待了十多日了。 但曹洪却迟迟没有传信,让他率军去汝南打纪灵。 虽然昌豨不在,这山中只有袁绍大军驻扎。 但袁绍依旧摆脱不了这种寄人篱下,身不由己的感觉。 “唉——”袁绍目光黯淡,长叹出声。 就在此时。 袁绍身后,遥遥传来了郭图欣喜的声音: “明公!明公!曹将军来了!” 要说起袁绍身边,谁能干实事,那肯定是轮不到郭图。 但要是说起袁绍身边,谁最能给袁绍提供情绪价值,安抚袁绍,那郭图定然是首位! 袁绍如此惆怅,郭图岂能不知缘由? 不用袁绍发话,郭图就每日关注着曹洪那边的消息。 如今,曹洪还没上山,郭图却已经收到了消息。 一听曹洪来了,袁绍立刻有了精神。 “公则,可是能出兵了?!”袁绍匆匆转身,迎上了郭图,目中满是希冀。 郭图对着袁绍拱手一礼,随后立刻回应道: “明公心愿得偿!曹将军此次上山,正是要跟明公商议此事!” 闻言,袁绍直觉胸口压了几日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他顿时神清气爽。 等袁绍急匆匆的带着郭图到正厅的时候,曹洪已经在里面等着袁绍了。 一见面,两人也没废话,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子廉,可是时机成熟了?”袁绍坐在席上,急声道。 而曹洪也不磨叽,直接从怀里掏出一份军令递给了袁绍。 这军令,正是刘备发给兖州牧曹操的。 上面写得很清楚。 袁绍大败撤军,却与泰山贼勾结,退入了泰山郡。身为兖州牧,曹操责无旁贷,必须兵发泰山,剿除泰山贼寇,还要解决了逆臣袁绍,奉上首级。 袁绍接过军令,快速浏览起来。 而曹洪趁着袁绍看军令的时候,快速开口,跟袁绍商量起了后面的安排。 只听他沉声道: “如今刘备军令已发,洪不日便会率军攻打泰山。 届时,渤海王自可率军离开!” 袁绍点点头,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我何时能出发?” 上次,袁绍提出帮忙对付泰山贼的时候,曹洪拒绝了。 如此一来,那只要曹洪跟臧霸打起来,他就可以直接趁乱走了。 曹洪自然知道袁绍的急切心情。 袁绍着急去陈郡,他又如何不急? 毕竟,曹操那里的局势,也不是十分乐观的。 “渤海王勿急,如今局势有变,你且听洪细细说来!”曹洪开口安抚。 话落,袁绍不由得皱眉。 看曹洪的样子,他就知道,这个局势变化,八成对他们没什么好处! 果不其然。 只见曹洪从袖中拿出一个标注过的舆图,点着上面的梁郡和沛国,对袁绍道: “洪这几日收到消息,刘备的军师张与去了沛国,而关羽则是去了梁郡的睢阳城。 很明显,他们打算浑水摸鱼,趁着大兄跟袁术开战,吞并豫州!” 这话一出,袁绍更坐不住了。 若是豫州落到了刘备手里,那他就没有退路了! 曹洪也知道事情严重。 因此,不等袁绍发问,又道: “关羽如今在睢阳,极有可能打算等大兄和袁术拼的你死我活,然后再出兵,坐收渔翁之利! 如此,渤海王就更得打个出其不意。 趁关羽和张与都没有反应过来,拿下袁术,而后与大兄一同,行瞒天过海之计,击退关、张,再分了豫州!” 曹洪的意思就是,袁绍和曹操弄死袁术后,假装袁、曹依旧是敌人。 趁张与、关羽不备,合并将两人打出豫州。 如此,袁绍才能拿到汝南。 不过也是。 曹操如今已经占了大半个陈郡,总不可能打败袁术,却把汝南大片土地拱手让给了袁绍! 闻言,袁绍眉心皱成‘川’字,但也很快舒展开来。 “但若是如此,明公就只能从山阳、济阴和陈留郡行军,而后突袭纪灵。 而且,最好能装作明公一直在泰山,跟曹将军作战!”站在袁绍身后的郭图,开口插话。 闻言,曹洪当即赞许的看了一眼郭图,随声附和: “不错,这就是洪今日来找渤海王的原因!” 袁绍见此,也知道曹洪已经有计策了,便顺势问道: “子廉有何妙计?” “洪欲以昌豨受封太守之名,设鸿门宴,诱泰山五虎一同现身,而后伏杀。 待他们五人身死,还望渤海王配合,演一场戏,给泰山下的百姓看。 而后,渤海王自可趁夜色离开。 待渤海王走后,洪会灭了泰山贼,再遣数千人冒充泰山贼与渤海王麾下士卒,日日打斗。 其中,只需渤海王拿出些大纛,战甲,交与洪演戏便是!” 袁绍自然明白曹洪的意思。 让泰山百姓都看到曹洪跟‘泰山贼’和‘袁绍’打得不可开交。 一来,可以稳住刘备,掩盖曹操的真实意图。 二来。 正如郭图先前所说,可以掩藏袁绍真正的行踪。 说不准。 等袁绍都拿下了汝南,刘备都不知道袁绍怎么‘失踪’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