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抵达昆山县 (第1/1页)

两浙路推行朝廷的政令许久了,但各地的速度都不尽相同。 秦游将军事托给岳骏后,就带着福禄寿和十个护卫穿着便衣下地方巡视。 自古皇权不下乡,朝廷在地方的威严都靠地方乡绅宿老维系。 所以皇权对地方影响薄弱,特别是像大理和夔州路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土司才是地方最实际的领导者。 不过就算是两浙路这些离中枢较近的地方也很难避免官绅勾结从而架空地方。 此前就是前车之鉴。 秦游刚清理了一下两浙官场,但基础的乡绅和县吏都没有被处理多少。 这些人表面看着顺从,实则包藏祸心,顶风作案者比比皆是。 杭州境内各县倒是按部就班,毕竟他就在杭州,没谁敢在他眼皮子底下乱来。 所以朝廷政令也是最为顺畅的地方,通往各地的官道都在紧锣密鼓的平整着。 在两浙路,都是以赈兼济的形式,服役的百姓每天都有钱拿。 秦游带着福禄寿他们在秀洲逗留了半个多月这才离开秀洲。 秀洲因为他经常过来,所以这边的政令也十分的顺畅。 从秀洲与苏州交界的通惠镇踏入苏州,就到了昆山县境内。 苏州下辖吴县、长洲县、昆山县、常郭县、吴江县。 大魏此时在昆山境内的太仓还未设立,连镇都算不上。 昆山境内的官道还算是平整。 时值九月,昆山县城外路边田地里的稻穗已经抽穗,正是灌浆的时候。 田地间随处可见孩童在稻田间抓蚂蚱,这可是喂鸡的好东西。 来到县城外,时间已经黄昏。 夕阳下秦游下了马车,目光扫视着前方。 官道周边都是赤膊的百姓,正在修整路面。 只见一个穿着青衣的小吏拿着铜锣敲着并大声叫喊。 “收工了收工了,来领工钱了。” 路上的百姓们纷纷涌了过去排队领工钱。 秦游驻足,远远看着这一幕。 等有领了工钱的百姓走来,他便上前拦住。 “这位大哥,你们做这个一天能有多少?” 皮肤黝黑油亮的中年人看秦游贵气不凡,客气的开口答复。 “四文钱!!” 秦游暗自点头,和他下发的文书分毫不差。 “这些钱应该够家里日常开销了吧!!” “这哪够......”中年人摇头,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老者打断。 “说这些干什么,再不去城里买点粮食明天中午咱们就没吃的了。” 老者说完,拽着中年人就往城里走。 秦游蹙眉。 这话什么意思? 他们中午还不管饭? “阿福,你去周边打听一下。” 阿福拱手,悄然离开。 秦游则带着其他人进城。 就在门口处碰见了不少百姓围在一个摊位前买粮。 秦游好奇地上前问道:“这粮食多少钱一斗?” 他说着扫视着眼前的米,灰蒙蒙中带着些许的黄,有的还看得见有绿点。 这分明是陈米。 米摊的伙计看见秦游,笑道:“公子要是想要买好米可移步谢氏米铺,那里有上好的粮食。” 秦游点了点头,还是问道:“这里的米价几何,铺子里的米价又几何?” 伙计大方地回应,“这里一斗十五文,铺子里面的新米好米十八到二十五不等。” 秦游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陈米一斗竟然要十五文,一担就要一百五十文钱。 想当年左云一石新粮最低也才五十文。 昆山的粮价让他瞠目结舌。 同时他的心也是一沉。 虽然谷贱伤农,但在古代,粮食大多数都掌握在朝廷和粮商手里,太贵的价格反而不利于百姓。 昆山这里的粮价比杭州的还贵。 在城里找了一家客栈入住,阿福随后也寻了过来。 来到秦游的房间后,阿福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才开口说话。 “公子,我问过那些人了,每日的工钱虽然按照公文上给的,但不包中午一餐。” 秦游蹙眉,他在给两浙路各地下放的公文中都做了一些规定。 这其中就有每日的最低工钱和每日最少供应一餐。 昆山这做法虽然不符合常理,但他还是认为昆山有自己的难处。 “明日你们同我四处走走。” 秦游蹙眉,心里觉得有些不对,但又说不上是哪里不对。 屋内的福禄寿三人纷纷点头。 县衙后堂。 昆山县县令符文开悠哉悠哉地在房里喝着热茶,身边有娇小柔美的侍女服侍,好不快活。 忽然有一人急急忙忙地推门进来。 “姐夫,华亭那边有消息传来,安抚使已经来苏州这边了,算算时间应该快到昆山了。” 符文开刚喝进嘴里的茶水立马又给吐了出来,仿佛很烫似的。 他不耐烦地抬手让身边的侍女都退下。 等人都走后才沉着脸说道:“粮食不能再卖了,等秦游走了再说。 这小子就是一个活阎王,千万不能在他面前犯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