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对于杨广得事情,李宽根本就没有办法评价。

现在好笑得是,在李宽展现出自己得挣钱本领,还有武士彠展现出自己得能力后,大隋朝得忠臣们现在恨得不是李世民和李渊,恨得是那些隋朝最早叛变得人。

因为很明了,越是早离开隋朝得人,越是心里有愧,当年往杨广身上扔锅得就有他们,越是骂得狠的,越是应该查一查。

搞不好他们就是当年的蛀虫,现在那些隋朝老臣,还活跃在朝堂上的,他们现在一个是咬世家,一个是咬那些当年的废物。

因为李宽改制的原因,现在很多人都已经退了下去,估计等忙完了,以岑文本为首的人,绝对要弄死那群人,他们绝对会要彻查到底。

毕竟他们已经看出来,他们已经无法推举李恪上位,那么就让李恪好好的活着就行,保住隋王室最后的血脉,然后把那群蛀虫烧给杨广,等自己死后再亲自向杨广谢罪。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李宽自己看出来的,还有就是李孝恭和三叔公没事和李宽说的。

李宽已经做好准备看一场大电影,毕竟那群人现在已经开始预热了,隋朝老臣已经开始派人努力了,他们甚至动用了自己的根本,只是要挤掉那群人的位置,然后世家也都开始做好冲击准备。

毕竟谁知道那群疯子会做出什么,以崔令,卢云为首的世家子,都暗中开始布置,毕竟对方没有一个好相与的,然后他们一方面又都回家,把自己家里的那群废物给臭骂一顿。

李宽进入秦岭的第十五天,李宽看着自己手里的信啧啧的笑着,看的旁边的张公瑾心里直发毛,在李宽又一次笑的时候忍不住问道:“楚王殿下,究竟发什么事情了,你竟然笑成这样。”

李宽把手中的信递给了张公瑾,张公瑾疑惑的接过,只看上面写道“昨夜一封来自蜀中的信进入长安”。

“这怎么了,每天进入长安的信多了,有什么好笑的吗,”张公瑾实在是不明白。

“岑文本在蜀中,前段时间,大唐突然多出不少“人才”,在我们来之前,还有一些老玩意都跳出来了,最近都很活跃,连刘政会都很活跃,还有一些人在莫名的出入各个大人物家,连应国公家都有人,”听完李宽的话,张公瑾明白了过来。

李宽的话很明白,一些人要出手了,他们连底蕴都用了出来,刘政会等人都差杨广一个解释,现在隋朝的忠臣来讨要了,刘政会等人必须给一个,他们可以事后报复,但是他们现在必须帮忙,要不然他们以后都抬不起脑袋。

现在隋朝忠臣们的目标很简单,借着蝗灾的风,打击当年的那群人,他们要把他们给挤下去,现在岑文本给底下人创造机会,那些欠了债的会帮他们拦住朝堂上的人,甚至会伸手帮一把。

很明显,李世民放纵了他们,因为李世民要趁着这次机会,彻底抹消内部的碾压,他们也肯定都做好了准备。

“你准备怎么做,”崔令刚回到家里,就听到族老的问话。

“随风吧,已经做好了准备,虽然根基会被动,但是并没有多大的事,顶多是我们这一代废了,但是最起码的话语权还会有的,”崔令平静的说道。

“你不用有压力,你已经做的够好了,他们的罪孽要自己承受的,至于消沉一代,这并没有什么,因为这是我们欠下的债呀,”崔家族老缓缓的走出客厅,但是话音一直在崔令的耳边旋转。

看着自己手里的信,刘政会的脸色越来越平静。

“父亲,怎么了吗,其实咱们可以不用理他们的,”刘政会的儿子在底下说道。

听了儿子的话,刘政会露出嘲讽的笑容:“不用理,你再说什么,叫太上皇都不敢说这话,你算老几呀,欠了债,就要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说到后面,刘政会已经开始咆哮。

像这样的还有很多,只有那些真正经历过开皇盛世,又见证过隋朝灭亡的人才能明白,自己究竟欠下多大的债。

以前他们还能够甩锅,但是现在不行了,他们自己的心就过不去,因为那是他们最后的良知。

蜀中,岑文本看着窗外的大雨,心里很乱,他得心情就像窗外的大雨一样,稀里哗啦的。

“老师,这是我能尽的最后的力了,陛下的意志无人能改,我能做得就是把那群渣渣烧给你,想必现在长安城已经乱了,不过我该做的都做了,剩下就看他们得了,”岑文本心里百转千回。

李渊听着唐检给他讲的最近长安城里发生的事,突然笑了:“茂约,你收到信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