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卓逸忙应道:“微臣就算是拼了性命不要,也会守着太后与娘娘的安危。微臣已经多派了两人出去给京中送信儿。也已经想法,让人去周边调遣兵马。”

太后极是镇定的颔首,和缓笑道:“皇上此次既然亲命你来护着哀家与元妃的安危,必定是错不了的。卓大人,你不必顾虑咱们娘俩儿,也不必时时来禀报请示,耽搁时间。有什么,你尽管放手去做。哀家与元妃,都信得过你!”

卓逸立时点头,起身的功夫,眼角余光瞧见云千雪温然的笑意。眼睛似是被灼到一般,极快的低头,垂首退了下去。

两三日的功夫,九华山下的流民便是越聚越多。京城的消息,自卓逸向太后禀报流民的第二日起,再没送上来过。

九华山,骤然变成了孤岛。

云千雪之前提醒过让卓逸加强山脚下的守卫。为了不让流民轻举妄动,云千雪甚至命跟来九华寺的太监以及九华寺中的小沙弥都换上了侍卫的服制,到山脚下的各处能上山的入口同侍卫一起轮班值守。

如此人多势众,虽说九华山下的流民越积越多。却始终只是在附近游荡,没有人敢踏进山门一步。

九华寺被围的第四日,霍延泓终于收到了消息。彼时他与柳逸铮、顾文儒、顾临甫等朝臣在南书房提及去木兰的事宜。

尹航惶急的进门,跪地禀道:“启禀圣上,九华山山脚下聚集了大量的流民,卓大人命了三人出来送信,有一人从流民中突围出来,把信儿送了回来!其他两人,都没了踪影!”

朝廷的信差被扣,那九华山聚集的流民,便不是什么小事儿了。

霍延泓原本盘算着,借着去木兰的机会,往九华山走一趟。就算不能将太后、云千雪接回来。总归也能小住几日,见上一面。等去了木兰,远离京中,他总会想法子另外将人接回来。正兀自沉浸在心悦的欢喜中,遽然听见这样的消息。顿时阴了脸,眉心紧紧一颤,道:“流民?九华山那边怎么会有流民?是哪儿有灾患?”

柳逸铮与顾文儒几人也是面面相觑,不明就里。听见皇帝开了口,忙回道:“没听说哪个州县有灾祸,若是当真有,又有谁敢瞒报灾情呢?”

这时间,倒是顾临甫疑惑的开口,道:“会不会是扶风县的流民?”

柳逸铮神情严肃,心里极快的想了一想,与霍延泓道:“此前扶风县地震一事,微臣与顾大人接手后曾盘查过扶风县附近遭灾的流民,其中有五成流民失了踪迹。”

这件事儿已经过了月余,如今柳逸铮提起来,霍延泓才忽然有了印象,道:“朕记得那道奏折,还让你们务必追查出流民的下落!救灾赈灾之事,落到人身上,一个都不能马虎!”

柳逸铮抿唇,道:“微臣这月余一直在追查,只不过地方官员上报,说是流民遭了灾,有许多或许是投奔亲眷。”

霍延泓微微眯目,道:“投奔亲眷。大齐上下,除去扶风县地震,再无灾祸。这些流民跋山涉水,竟是齐齐从雍州跨到了扬州。正正横跨过一个豫州,无车无马的走了数月,是投奔亲眷?”

顾临甫垂首,大胆猜测道:“皇上,若真是扶风县的流民从雍州去了,这其中必定不简单。柳大人与微臣去扶风县之前,许多人都知道,太后与元妃要去九华山!”

霍延泓眼中隐隐的怒气,遮云蔽月,阴翳而狠厉,只缓缓的吐出两个字,“该死!”

皇帝往日里总是温润明朗的模样,就算在朝堂上,也极少有这种杀机毕现的表情。可今日,霍延泓怒气深重,那是帝王之怒。纵然南书房内的朝臣都是历过大风大浪之人,也被霍延泓的神情,唬的心里发冷。

与南书房的阴森不同,棠梨宫撷芳殿的院子里,满树的垂丝海棠开着绯红的花朵,锦绣斑斓,灿如云霞。此刻,院子里娇音阵阵,软腻而热闹。

嘉妃不晓得因何心绪大好,邀了与她同住的沈采女、柏采女两人在院子里赏花闲话。沈青黛与柏嘉桐都是性格明朗活泼的女子,与嘉妃很能说得来话。嘉妃又是棠梨宫的主位,两人自然是要尽力的讨好,话里话外自然都是捧着嘉妃说的。

“娘娘,前日让内侍省新扎的纸鸢拿来了,您瞧瞧!”燕云从宫人捧着的托盘里接过纸鸢,献宝似的说道:“内侍省的宫人有心,这风筝上画的是五福献子。今儿个天正好,也能放了风筝祈福呢!”

燕云捧着的纸鸢上,画着蝙蝠与石榴子,一是求福的象征,一个是多子的象征。

温意筎盈盈一笑,道:“左右也是无事,”她语顿,不容置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