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找回风光 (第1/2页)

席内金杯玉盏,焰火烛光,满堂喜庆。 皇后照例要举杯祝词,座下所有宾客也随之附和,接下去便是互相推捧恭迎,交杯共饮。 风未弦和希宸御还未正式成婚,因此落座在了席间两头。 舞姬们轻舒柳腰,笑颜鲜甜,扬着水袖舞完了数曲,退出了大殿。 盛武帝突然朗声开口,眉眼间满是和蔼,“这一桂月,我大盛,属实天佑福泽,鸿运开流!”。 举起杯,盛武帝满是喜色,“魏国公家的长子,一举平息青州,萨罗蛮部落叛乱,属实是一代骁勇猛将,为我大盛之福!”。 说着,盛武帝转眼望向林婉英,沉沉望着她,“替朕问候国公,国公年事已高,倒要注重气顺,颐养天年。”。 林婉英登时喜笑颜开,抿住嘴,站起身一礼,“臣妇多谢陛下,能为陛下分忧,是家父之福。”。 盛武帝满意颔首,嘴角微翘,又转了眼,看着风安仪,“风家的二女儿,朕倒是许久未好好见过了。”。 林婉英眉间喜色更甚,眼珠转着就望向风安仪,立刻挑了挑眉,使了个颜色。 风安仪立刻起身,笑靥娇媚温婉,莲步轻移,到了大殿正中。 低眉顺眼,风安仪跪了下去,粉面桃腮,浅浅开口,声音甜蜜清亮。 “臣女风安仪,见过陛下。” “平身。” 风安仪徐徐起身,腰肢轻软,青丝如瀑。 “抬起头来。” 风安仪嘴角是温和的弧度,一抬眼,直视向盛武帝。 席间宾客,俱是惊艳了一番,甚至隐隐有微弱的惊呼。 风安仪今夜着了一身浅鹅黄桂云传蝶纹雪丝绸对襟襦裙,行走间月华流动,如金色酒液倾洒,外披雪金色同纹路芙蓉纱大袖衫,披帛是灿烂的橙金色。 鬓发油光水滑,一顶月桂花冠垂着金色流苏,四只青鸾彩宝金步摇,耳边是两对珍珠刺蝶耳坠。 华丽富贵,又典雅出尘,若月下仙娥。 面庞同样精致媚绝,眉间金色的红宝石花钿,一双眼好似茫茫天际里,一汪柔弱剪影,袅袅融进圆月里。 瑶鼻樱唇,眉似春山,娇媚如花,出尘似月。 今夜的风安仪,倒让风未弦想起了,前世听过的一则神话,里头月宫里,那位仙娥。 溪涧赞叹不绝,传入了风安仪耳朵里。 嘴角隐隐翘得更高,风安仪微垂了睫羽,笑颜更加娇媚可人,倒似三月芳菲,拂过水面。 盛武帝勾着唇角,面色隐在台上的烛火里,无辨喜怒。 “果真是同夫人一脉相承。” 盛武帝兀地看向林婉英,笑意更深。 林婉英立刻谦卑道,“臣妇谢陛下赏识。”。 席间忽地有一人站了起来,对着风安仪一阵作揖,朗声赞道。 “早些就听闻风家二小姐……” 风安仪忽地转眼,望向那人。 那人忽地一捂了嘴,立刻欠身,一脸歉意,“祁某唐突,应是安成县主,乃是一代绝色佳人。今日一见,果真如传闻中所言,半分不假。”。 风未弦吃着东西的动作微顿,瞟了那人一眼,微微皱起了眉。 是祁远山。 风安仪柔婉一笑,从善如流,“公子谬赞。”。 祁远山风流俊逸,少子出闻,也是帝都风云人物。 一双多情桃花眼,在场的女子有些已经微微红了脸颊,羡慕的眼神,望着风安仪。 两人一阵推拉,祁远山话语间春色撩人,风安仪只笑意柔婉,言语得体,毫不失礼。 “回席吧。”,盛武帝忽地出声。 “是。”,风安仪柔柔应答,辞了祁远山,迈开步子,轻盈优雅,回到了座上。 风未弦只拿着银叉,专心吃着面前的水晶月桂糕,配着金桂甜酒,入口香气四溢,甜美细腻,柔软顺滑。 当真是人间美味。 若非今夜还有事,她定要吃个酣畅淋漓。 刚吃到舒心,座上的皇后终于站起身,一行国母气度,高声出言。 “今夜,不知各位,都备下了何样曲目,本宫同陛下,都异常期待。” “奏乐。” 皇后吩咐完,坐了下来。 殿内,歌舞升平,丝竹管弦,仙音绕梁。 女眷们和众家公子,都纷纷开始准备着自个儿的曲目。 今夜,不仅是女眷们,诸家公子也会祭出自个儿的绝活。 一曲暖场的曲子完毕,有女眷抱着琴上了大殿。 琴笛乐音,水袖一舞,很快,便到了风安仪。 风安仪换了头饰,抱着一柄琵琶到了大殿正中。 去了华丽的金银钗环,风安仪一头青丝,盘成了一个绿云髻,上头缀着细细密密的各色丝绸织就的月桂花朵。 不再是官家小姐模样,倒更像是一位仙娥。 指尖轻挑,徐徐乐音,缓缓流淌,挑拨轻撩,反复回弹。 众人的脸色,逐渐震惊。 风安仪所弹乐曲,是大盛最负盛名,也最为难驾驭的一首曲子。 一位失传名家所创的绝唱,偶然现于世,后来适逢大盛战乱,那名女子带兵上了战场,一去无回,只留下了这一首曲子。 风安仪的乐音繁复壮美,闻之欲醉。 不过几时,大多人,纷纷沉浸在了这华丽乐声里。 风未弦端着茶盏,漫不经心抿着茶,听着这音乐,嘴角深深勾起。 风安仪,的确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