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绣瑜开始已经喝了一碗参汤,渐渐恢复力气,耳边模模糊糊听到白嬷嬷哭了,一个产婆在感叹:“皇上这真是旷世未有的恩典,只是可惜了这孩子。”

皇上?难道说刚刚在她床前那人真的是康熙吗?什么旷世恩典,难不成竟要舍了这孩子吗?到底是什么情况,历史上德妃跟小十四不是母子俱安吗?

这时有人扶了她起来,往她口中喂了勺汤药。那里头浓浓的红花味道,绣瑜就是半昏迷都能尝出。一切顿时有了答案。是顺水推舟保全自己,还是再拼一把?她才喝了几口,肚子又开始疼起来,这个孩子好像也得知了皇父的决定,开始垂死挣扎起来。

“这可如何是好。我苦命的女儿啊。”

初九日傍晚,宫里的奴才报信到乌雅家,得知绣瑜难产,乌雅太太登时哭得晕厥,直到坐着轿子行走在御花园里还拉着绣珍的手絮絮叨叨个不停:“康熙十一年的时候,我们合家去城外上泉寺烧香。寺里的和尚给你姐姐算过一卦,就说她有命无运,将来福气极大,只可惜没那个命去享福。

“如今想来可不是应到这上头了吗?好容易熬到四阿哥十一岁了,却。。。。。。。我可怜的女儿哟——”

绣珍又急又无奈:“额娘,姐姐如今生死未定,这种不吉利的话您可千万别再说了。哥哥带人去找那孙神医已经五日,想来也该回了。”

乌雅太太这才收了悲声,换做用绢子捂嘴低声抽泣。她们刚走到产房门口,就听到产婆如释重负地拔高了声音:“生了,生了。”

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晚上,德妃在永和宫生下了十四阿哥。这是个生下来足有七斤的孩子,可惜脸憋得青紫,口鼻中呛入血水,嬷嬷们又是吹气又是按摩,太医们将黄连丹化水送服,用尽百宝才让他低低地哭了一声。

永和宫死寂的气氛终于活络了稍许。

德妃鬼门关前走了一趟,这个孩子却病歪歪的不一定养得活,连洗三和满月礼都取消了。六宫妃嫔怕惹事上身,都躲永和宫远远的。

康熙那天的态度,令六宫侧目,甚至不止是六宫。胤禛近日跟随哥哥们出入南书房议事,原本年纪最小恍若透明的他,却屡屡感受到众人打量的目光。连太子和大阿哥互相防备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个他。

众位亲贵大臣看向他的目光隐隐带着警惕。皇太极因为海兰珠伤心早逝,最终导致多尔衮乱政;顺治为董鄂妃要死要活,才有鳌拜专权。以往的多情君主们留给皇室的教训太过惨痛。更何况前两代的宠妃都是儿子没站住的,如今储位已定,德妃的前两个儿子却将近成年。索额图看向胤禛的目光锐利如鹰。

康熙的态度却很迷,并没有因为德妃尚在养病就对永和宫的几个孩子多加关照,甚至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他们。

胤禛的处境顿时艰难起来。在慈宁宫守灵的时候,胤祚尚能帮他分担一点火力,可去了南书房,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如履薄冰了。

二月初,康熙亲自带领众皇子奉太皇太后梓宮于遵化奉安殿。行过祭祀大礼之后,他就匆匆赶回宫中处理军务,由皇太子带领众皇子、亲王在此地继续主持祭礼,七日方回。

七日大祭,奉安殿从大门、仪门到正殿一路正门大开,皆饰以白绸,两侧列着青衣乐者,众人浑身缟素鱼贯而入,应声而拜。

太子主祭,裕亲王陪祭,祭祀所用的一应事物,香烛、酒爵、锦帛、菜品皆由礼亲王传至殿外,递与康熙亲弟恭亲王常宁,再由众位亲王层层传递,交到最里头阿哥们手中。胤祚接了,一直传到大阿哥手中,由皇太子亲自摆放。更换下来的祭器则反向传递出去,即可奏乐行礼。

祖宗灵前众人自然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前面几天的祭礼都没有问题。唯有最后一日,皇太子更换祭品时,将一盘用粉彩高脚盘装着的寿桃撤下,交与大阿哥。本来一切如常,胤禛从三阿哥手里接过那盘寿桃,双手托着那盘子,却突然觉得左手手心被针扎了一下似的,猛地抽疼。

他一时吃痛,突然松手。只听“哗啦”一声,那盘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桃子滚了一地,汁水四溅,仪式被迫中断,奏乐声停了下来。

屋内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堂下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三阿哥先慌了,立即出言撇清干系:“老四,你怎么回事?毛手毛脚的惊扰了老祖宗在天之灵。”

胤禛看了一眼自己手心,被刺中的地方伤口十分细微,了无痕迹。

打碎祭器罪责可大可小,裕亲王不便直接出言相帮,只提醒道:“殿下,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