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往事悠悠 (第1/4页)

在枯瘦老者睁眼看来的刹那,李玉瑶似乎感觉到对方眼中闪过一道无比凌厉的亮光,这道亮光仿佛利剑一样刺入自己心中,这让她不由娇躯一颤,然而再看的时候,发现老者眼睛浑浊,没有丝毫特殊之处,她只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咳咳……”老者咳嗽了几声。

李玉瑶问道:“老爷爷,你身体不舒服吗?”

老者有气无力地道:“我……我还好。”

“你饿不饿?这个给你吃!”李玉瑶从兜里摸出一个白面馒头,递了过去。

老者接过馒头,带着馒头本身的温热,以及李玉瑶的体温,他看向李玉瑶,上下打量了她几眼。

李玉瑶又递过来一锭银子,道:“这个你拿着吧!”

老者呵呵一笑,说道:“小姑娘,你心地很好,不过我不是乞丐。”

李玉瑶道:“不管你是出于什么原因流落于此,都是值得同情的,身为江湖儿女,我既然遇上了,理应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说着就直起身。

老者笑道:“本来我今天是要去翠微庵的,不过呢,现在我改变主意了,我打算明天再去……”

李玉瑶闻言一怔:“你要去翠微庵?是去烧香拜佛么?真巧,我们也要去,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老者摇摇头:“不了,你们去吧……”他摆了摆手。

“哦……”李玉瑶转过身,上了马,风见晴她们已经在前面等着了。

等李玉瑶策马上前,六女走在一起,妙雨忍不住赞许道:“玉瑶妹妹心肠真好,将来定有好报。”

李玉瑶轻笑道:“我娘说了,出门在外,一定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举,为自己积德。再说了,那个老爷爷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要遭受这种苦难,真是不该……”

“是啊。”妙雨回头张望了一眼,“咦,他人呢?”

众女闻言,纷纷回头,却发现方才靠在槐树下的老者,早已不见了踪影。

“走得真快。”叶瑞云感慨了一句。

风见晴美目一闪,收回目光,说道:“我们还是快些赶路吧。”

六女骑着马,走上官道,开始全速前进。

云州城内。

姜元公佝偻着身子,徐徐走在城中。

此时天色渐渐明亮,街道上有许多买菜的大爷、大妈,早早地就占了好摊位,把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摆好,等着客人上门问价。屠夫拿着刀砍着猪肉,发出“嘭嘭”的闷响,早餐店飘出一阵阵清香。

“新鲜出锅的大肉包子……”吆喝声传入耳中。

姜元公看了看手中的白面大馒头,嗅了一下上面的香气,眼前一阵恍惚,往事历历,从心底浮现出来。

“爹爹……咳咳……”女儿小玉的声音从床尾传来,带着偶尔的咳嗽。

“玉儿啊,你再睡一会儿。”小姜穿好衣服,摸着黑,一瘸一拐的来到厨房,生火,熬了药,端着药碗回到屋内,给小玉喂了药。

“好点了吗?”小姜看着女儿苍白的脸蛋,关切地问。

小玉摇摇头,又点点头,咳嗽了几声,道:“爹爹,我没事的……”

“有爹在,不怕。”小姜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开始生火做早点。

小姜本是城中大户人家的庶子,后来被家里的嫡子挤兑,打断了腿,赶出了家门,从此自力更生,他倒也勤快肯吃苦,学了门做包子的手艺,在街头摆摊,勉强度日。

经过多年的劳心劳力,小姜娶了个农家女做媳妇,生了个可爱的女儿。本来一家三口虽然不富裕,但也温暖安定。然而厄运专挑苦命人,没过多久,小姜的媳妇便生了重病,大夫说这是先天带来的心疾,治不好。

小姜并没有因此放弃,在卖包子养活一家子的同时,攒钱给媳妇看病,几个月下来,就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

这一天,街上来了个走方郎中,说是可以治疑难杂症,小姜仿佛看见了希望,连忙把人请到家中,郎中看完之后,表示不难治。于是小姜把家里最后的积蓄给了郎中,郎中开了方子,走了。

然而服了郎中所开的药之后,媳妇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很明显,他被骗了,而家里的积蓄也彻底花光了。终于在几天后,媳妇不幸病逝。

原以为苦难到此为止,谁料祸不单行,不久之后,女儿小玉也被发现患上了和其母一样的心疾,小姜顿时绝望,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女儿小玉是小姜的一切,尽管明知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