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缃窠恿�┏洌�膊还�**人。

后世零基础的大学生考会计上岗证需要上一个月的课,并不算很难考的考试。然而现在徐元佐手中的少年可不是后世的大学生,只能算是小学、初中水准。虽然他们不用考繁杂的财经法规、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之类的内容。但是具体要能够上手实务,还是得花两三个月的时间。

当然,如果只是做做日记账,十来天也够了。

徐元佐准备近期还是要去趟唐行,跟程宰好好聊聊。那位一心扑在讼师事业上的生员办事能力不错。在唐行也有些声望,如果让他帮忙找些粗通文字的少年来,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郡城这边的资源虽然多,但是要挖掘起来反倒更困难。这大概是因为郡城百姓的生活明显高于周围市镇,所以对孩子的期望也就更高,希望孩子能够十年苦读之后考个生员,在仕途上能够再进一步。

“任何一个行当,都有门道,还是要稳妥些,先看看再说。”徐诚关照道。

“此言极是,我记得的。”徐元佐应道。

徐诚带徐元佐径直去了徐阶书房,棋妙只能等在门口。徐元佐进门一看,还有一位老者也在,身穿褐色绸缎袍服,头戴方巾,看上去像是个老员外,实则却是国家级干部——陆树声。

陆树声此来是为了《故训汇纂》的事。若不是这事意义重大,他这位超级大宅男还真心不肯出门。

徐阶将徐元佐介绍给陆树声,关照他负责陆府和徐府之间的联络。

陆树声是本地人,地位尊崇,肯定是住在自己家里的。

见过陆树声之后,徐元佐便退了出来,又去找了徐元春。

徐元春平日很少出门,用心作文,用功读书。因为有徐阶这么个榜眼坐镇,他不用像其他学子一样到处求名师指点,不过并没有轻松多少。

“明年科考应该没有问题。”徐元春对自己颇有自信。

徐元佐道:“如此甚好。平日也不敢来妨碍兄长读书。”

“最近天气渐渐闷热,是打算去佘山别墅读书。”徐元春兴奋起来,道:“敬琏可去过佘山?那里有宋时一座护珠宝光塔,斜而不倒,十分有趣。”

徐元佐听说过那座塔,据说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更斜一度,是世界上第一斜塔。不过他可没时间像徐元春那样访古探幽,读书优游。在徐家定位里,徐元春负责撑门面,发扬家声,而徐元佐是做事的人。

人之所以会觉得痛苦,很多时候就是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

徐元佐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他道:“最近二叔要北上,我还得尽快接手家里布行生意。”

徐元春微微点头:“康苌生来找过我几次,说了些金山岛的事。你们真打算在那边开港?”

徐元佐点了点头:“他是觉得那边足以开港的,我是觉得能开起来固然好,若是银子投得太多却有些不值得了。”

徐元春道:“银子倒不成问题,只是海瑞要来了。”(未完待续……)

PS:起推荐票,求月票,求各种支援~!

二一九 吴抚私服

江南梅子熟时,适逢雨季,故而唤作梅雨。从芒种过后的第一个丙日入梅,到小暑后的第一个未日出梅,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天天下雨。时而瓢泼,时而淅沥,总之是不要想见到太阳。

这种时节自然不是赶路的好时候。商旅们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不会在梅雨季节的江南跋涉,否则坏了商货更是吃亏。

天空中又下起了小雨,官道上铃铛振响,却是一驴两人。驴背上驮着行李,一老一少两人走在左右,头戴斗笠,却没穿蓑衣。

少年重重打了个喷嚏,揉着鼻头,不满道:“老爷,咱们还是就近找家民宿吧。天色也不早了,这一路也赶了不少路了。”

老者其实也只是年过半百,举目眺望,正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皱眉时,却见野地里立了一根柱子,上面隐约刻字,不由心生好奇。

他没有理会小奚的话,径自走了过去。小奚无奈,只好牵了驴儿跟上。

“咦,这上面写着……”小奚一字一字读道:“前方二十里,有家客栈,住了不想走……哈,这倒有趣,他又不说是哪家客栈,如何知道我住了不想走?”

老者算了算路程,道:“前面当是唐行了,许是唐行有名的客栈,索性连名字都不说。咱们快走几步,到了唐行在歇。”

小奚顿时觉得腰杆都要断了,苦涩道:“老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