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部分 (第1/4页)

陈洪顿时泪如涌泉声称:“士可杀不可辱,更何况陛下天子之躯。”

“你是让朕自杀?”朱厚熜问道。

陈洪跪倒在地,连连扣头道:“臣不敢,只不过气节为重。”

“朕不想死,起码不想就这样死去。”朱厚熜道:“朕要把难题留给陆炳,让他杀了朕,让他于心不忍,于心不安,左右为难,朕要跟陆炳再见一次。”

“圣上,此番一来,只怕圣上虽不可求死,但也会被软禁一生,实在屈辱和孤乏。”陈洪道。

朱厚熜点点头叹息道:“朕又何尝不知其中的道理,只不过朕若不再见一次朕这一生之中的宿敌,只怕是要死不瞑目啊。”

“臣明白了,圣上臣这就去与敌军商谈,老臣若能谈定定当回来复命。既然国破山河碎,老臣先与圣上告辞了,一会儿臣就自裁,望陛下保重。”陈洪道。

朱厚熜道:“陈洪,你这又是何必呢?哎,罢了罢了,随你的意思吧,以身殉国或还能留个丹青之名,你是个忠臣,朕明白。”

“谢陛下成全。”陈洪谢恩后走了出去。陈洪面见了围困自己的陆家军头目,头目听此要求不敢小觑,连忙汇报了韩素发。韩素发连忙答应下来,本来他还暗自发愁,陆炳的命令之中宣称,若非在混战之中杀了朱厚熜,切不可伤其性命,否则有违他与故人之约。不过韩素发却十分为难,因为一旦把朱厚熜带回去,就等于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日后必定令陆炳陷入左右为难之境,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

而此等恶名,自然不可强加于皇帝陆炳之手,毕竟陆炳是密诏给韩素发的,后人只会称韩素发优柔寡断假仁假义的坏了大计,故此罪名还得让韩素发来背负。韩素发摸不清圣上是怎么想的,他甚至想过不下令,让人冲入巴蜀残明后宫之中,杀了朱厚熜。然后自己再处置那帮士兵,声称他们没有听命行事,亦或是说朱厚熜就是死于乱战之中。不过陆家的情报有通天之能,只怕这般计量根本瞒不过陆炳的眼睛,陆炳最讨厌别人的欺骗,更何况他现在又是一国之君就更难揣摩了。到时候不说处置自己的这个有功之臣了,就是来个功过相抵不予嘉奖那也是得不偿失。

现在好了,朱厚熜抢先一步要求见陆炳,而韩素发明白自己只是个大将,无权处置这么高层的问题,带回去也有了托词。韩素发算是想明白了,自己不用考虑太多,听天由命,上面让怎么干自己就怎么干,只需思考如何干好就行了,其他不是自己该想的事情。故此韩素发命人接管了巴蜀后宫,他吃惊于朱厚熜为何会身受重伤,生怕送回京城的路上再出意外,治自己个办事不利之罪,于是连忙请人医治,并派大量郎中随行,队伍守备森严缓慢的朝着北京而去。

而陈洪则是自缢于成都府之中,韩素发为其草草入殓,坟前无人吊孝更是无人祭奠,人走茶凉,十分凄凉。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世叔

书包窝

成都百姓在惶恐不安中度过了一日一夜,随后发现陆家军并无传说中那般凶神恶煞,可怕万分。这些传说中的妖魔他们秋毫不犯,并无什么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之事发生,甚至连民居都不随意进入。不仅不扰民,甚至开仓放粮接济因为战时物价上涨而买不起粮食的饥民和穷苦之人。军队甚至带着俘虏的兵马一起帮助百姓修缮房屋,从军郎中不分彼此,也救治刚才还在战场上生死相见拔刀相向的残明兵马。

仅仅用了不到几天的时间,大家对陆家军大为改观,虽不至于箪食壶浆却也是不再畏惧,两方相处的十分和谐。如何宣传固然十分重要,时间长了也能深入民心,但百姓们还是注重自己所看到的,比如现如今所看到的活生生的陆家军,分明就是一支儒军义军,而非传说中的那般残暴。事实胜于雄辩,所有传闻不攻自破了。各方驻军被召集而来,发现城内亲人无忧,而残明都城被占,于是失去斗志,纷纷放下兵器投降于陆家军。

而陆绎部和齐书海部以及陆寻部并不忙着收编叛军事物,这个留给刚刚大胜气势高昂,而且兵力依然很是充沛的韩素发,他的实力足以做成这些事情,防止降兵哗变和倒戈的发生。而且对于收编的事情,韩素发倒是很有经验,可谓是轻车熟路,原本打下南方的韩素发大军就是东拼西凑的军队,这也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了。剩下的几位将领,双陆和齐书海三人,他们开始占据巴蜀残明的地盘。接管各地军政大权,加强守备,防止日后西凉的蚕食和残明残存的抵抗势力的形成。

而俞大猷率军回程,但行至一半得知成都府被攻克的消息,顿时痛心疾首睚眦欲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