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4页)

既然现在敌我双方伤亡人数我方占了优势,那就是要鸣金收兵撤退的节奏了,作为土匪出身的他们,沾了就走是一贯的风格。再说,李祥现在手中没了兵刃,勉强从一个敌军手里抢过一把刀,身上却也挨了好多下,再不杀出重围只怕是要交代在这里。

癞头华带着人,趁着鄂尔多斯军没有再次形成合围之势,救了李祥以及幸存的士兵,朝着大营外杀去。哈喇自然不肯干,带兵追赶,草原民族的骑术不用说,箭术更不用说。汉人骑兵能够骑射的方在少数,若是能边骑马边射箭的那在军队中就属于人才了,能在下坡撒开缰绳射箭的,就已经算是百里挑一了。汉人中马比人贵,自然少了不少练习的机会,平时哪里舍得用,再说战马吃得和干活的畜生不同,要用精料喂吃得比人都好,于是更不舍得了。能像李祥这样,拥有一千多骑兵已经实属不易了。

人腿跑不过马腿,而且明军不会边跑边回头射箭,所以进攻的时候所占的优势,在撤退的时候,却被拉平了。李祥也不说话,被癞头华驮在马上冷眼旁观,看着身后的兄弟一个个中箭倒地,心中那是无比的疼痛。

乱石坡越来越近了,一百步,五十步,十步,待李祥跑过的时候,猛然用力在马背上冲埋伏的士兵大喊一声:“点火!”

第八十二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

哈喇听得懂汉语,听到了李祥的话心中一惊,暗道不好中计,连忙勒住马匹转身向后撤,口中并招呼着手下别再追赶。但一切为时晚矣,明军没有准备长长的引线,生怕被踩灭或者踩断,毕竟千军万马而过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们选择了最保险也是最残忍的方法,死士!

几名明军士兵,举着火把冲了上去,人与火把融为一体,点燃了藏在乱石坡中的火药,轰鸣爆炸之声不绝于耳,乱石纷飞。大队明军已经跑了过去,但鄂尔多斯的士兵才刚到,哈喇喊他们停下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正赶上火药的爆炸,迎接他们的是碎石和冲击波的双重打击。

一时间,惨叫之声不绝于耳,伤残的士兵,被乱石崩残的兵士躺在地上呻吟,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和阵阵尘埃。

待尘埃落定,埋伏在乱石坡后的军队却冲杀了出来,他们作为生力军,早就快憋不住了,以他们为前队冲向了鄂尔多斯军,而李祥癞头华等人也作为后队调转马头冲杀了回去。

几番冲杀直到快天亮两方才带兵回去,李祥撤退了,而哈喇也拔营后撤了两里,在两方人数悬殊的情况下,能达到这样的战局,总的来说还算是李祥胜了。李祥身上虽然没受什么大伤,但是也是血肉模糊小伤连连,而哈喇也算是个硬汉,当时回撤的时候没来得及,左眼被乱石崩了一下,血糊住了眼睛,也不知道有没有伤到,能不能保住眼珠。可就这样他一声没吭,任血狂流,也不处置伤口,硬是带着部队厮杀到了天明。

李祥带兵回去,哈喇防止还有诈。也没有去追击,第一场战斗就这样结束了。当李祥带兵回到营中的时候,只见大营到处是断壁残垣,一片破败,伤病躺在地上哀嚎,地上血流成河而死尸则一具具的陈列在地上,一路看来足有五六百具之多。原来哈喇还有后手。派了一支人马在明军夜袭鄂尔多斯大营的同时反袭击明军营地。

现如今这支袭击的敌军部队未退,李祥也同样顾不得伤痛,连忙整兵于营中的敌军再战,而大营中的敌军也攻坚之后中了陷阱伤亡惨重,来回拉锯了很多次,始终没有攻克全盘。

此时天已大亮早就疲惫不堪。袭击那边的士兵却在内心起了变故,己方三千兵马,打对方看家的一千人,却忙到现在,不免让鄂尔多斯的来袭明军大营的这一部分有些心灰意冷。一灰心军心便散了,再看李祥等人率众归来,顿时以为自己的大本营被攻陷了。便萌生了退意。加之明军大营内还有几百士兵殊死顽抗,故此里应外合之下,杀的敌军打败,撤下阵去。

李祥杀退了敌军,忙找人来问,果不其然原来是昨夜,李祥出击后,鄂尔多斯的另一队人马夜袭了明军大营。也多亏李祥谋略得当。不光修造大营修造的结实,并布置了很多陷阱暗器,更是留了一千兵马在大营之中,否则大营中的粮草一定会被劫走,到时候无粮可吃,必定不战而败。

可是纵然如此,明军大营中的粮草还是被掠走了不少。带不走的粮草辎重也被烧毁了很多,让明军损失惨重。这一仗算是哈喇技高一筹,若不是明军出乎预料的能够殊死顽抗,现在的明军大营早就插上了鄂尔多斯的旗帜了。若真是如此。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李祥等人疲惫归来,遇到以逸待劳的敌军,再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