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初想 (第1/2页)

周安安也和他挥手,他们家占的地方离刘林家的远,夫妻俩轮流翻晒粮食,休息的那人就带着孩子。 这里很多分家自己过日子的小夫妻都这样,没有老人的帮衬,只能自己勤快点。 晒场边上,一些帮不上的小孩子聚在一起玩,远远看着,非常热闹。 周安安朝着他们走去,村里人互相都认识,这群小的,对周安安的印象还停留在上次刘家回来祭祖,知道她是官夫人。 乍一看见突然出现的周安安,而且她身上的气质与他们的奶奶和娘亲都不一样,这下小团体的气氛突然安静下来。 周安安这两天身上都备着糖果,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笑眯眯地看着跟前这群萝卜头,说道:“想要糖吗?叫声叔奶奶就给你们。” “叔奶奶!”一个又黑又瘦的大孩子率先开口。 “乖咧,给你。”周安安分了两颗糖给他,看他迫不及待地吃了一颗,还藏了一颗。 有人带头,其他孩子也纷纷叫了起来,一声声叔奶奶把周安安架得高高的。 “都有,都有,这两颗给你,这两颗你的......” 有了糖果,小孩子们刚刚对官眷的胆怯也消失了。 “叔奶奶,你要去府城了吗?府城好玩吗?”还是那个最大的孩子开口。 周安安想着之前在府城的情形,回答道:“那里路很大,马车很多,还有杂耍看,酒楼的东西也很好吃。” 孩子们对繁华的地方总是充满了向往,大家围着叔奶奶,叽叽喳喳地问起了外面的世界。 周安安没有不耐烦,她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地回答。 “真想去看看啊,如果我爹能背我走到府城就好了......” “哈哈哈,你这么胖乎,你爹可背不动你走那么远。但是你长大后可以自己去啊,等以后你参加科举,肯定要去府城的。” 听到她的话,孩子们脸上都露出了迷茫。 “叔奶奶,什么是科举?” 周安安解释道:“就是读书,然后和很多读书人一起参加考试,突出的就能当官了,这就是科举。” “读书?可是我没有读书......” “我也没有。” “我堂哥读了,我奶奶说,堂哥是大孙子,可以读书。” “读书要很多钱的,我听我娘说的。我爹没钱。” “那我们不就不能去府城看杂耍了吗?” 小孩子的心思很单纯,他们只是在实话实说,并没有因为不能读书就感到自卑,或者对自己的前程担忧。现在在他们心里,读书就是可以府城玩。 看着眼前的小萝卜头们,周安安的笑容淡了很多。虽然现在的年景不错,百姓算是丰衣足食,但是读书,依然是少数人才能办到的事情。 这些没有读书的孩子,或许里面也有聪慧的,但是因为家境的原因,他们并没有机会进入学堂。幼时在村口玩,长大一些就帮着父母干活。之后再成亲生子,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一生困在田间地头。 看着这些懵懵懂懂的孩子,周安安仿佛能看到他们的一生。 顿时她的心情莫名地沉重,脑海里有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一直在冲击着她的神经。 如果大家都能接受教育就好了,就像后世一样,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免费的教育...... 明晃晃的日头,晒场上汗流浃背地男女们,慢慢地让周安安的脑子冷静下来。 呵......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后世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机会,是因为他们出生在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 在这里,知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即使寒门学子,他一生奋斗能达到的终点,也只是那些人的起点罢了。 但是,周安安就是想为这群孩子做些什么。 这段时间,她难得有时间在几个村子间走到,见到了太多这样的孩子。她可能改变不了这个社会环境,但是她现在有余力了,是不是可以照顾一下乡邻。 “孩子们,叔奶奶去找你们村长爷了,你们玩去吧。” “好~~叔奶奶走好......” 童声童语,让周安安的心像被凉凉的秋风拂过一般,抚平了刚刚的浮躁。 刘林年纪不小,坐在大树底下管着晒场的秩序,有的村民会因为划好的界线,被别人晒过了,而互相起冲突,所以刘林的事并不少。 看到周安安走来,他摘下草帽,把旁边的石头扫一扫,招呼道:“不是在和孩子们玩吗,怎么过来了?” 周安安直接坐下,说起了她的来意。 这可把刘林吓了一跳,同时他心里也开始激动起来。 读书啊,让族里的孩子都能读书,那是大族才能干起来的事情。 这时代,不是没有让整个村的孩子都读书的村子,但那都是大族聚集的村子,他们有实力,有背景,有银两,为了给族里出去当官的人培养人手,为了让族里能延续繁荣,是长远的投资。 但是放眼整个朝廷,这样的大族寥寥无几。 更别提他们这样的小村子了,这么多年,也没出一个大官,连一个大商贾都没出过。 “弟妹啊,不是我想泼你冷水,我知道你对村里人的心,但是这可是大事,不但要花钱,还要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