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 (第1/4页)

孙权欣然道:“如此,孤可高枕无忧矣。”

“吴公。”两人正说间,忽有小吏疾步上前禀道,“酒筵已然备妥。”

“呵呵,好。”孙权向周瑜肃手道,“公谨,请吧。”

周瑜亦微笑道:“主公请。”

……

合肥北效,逍遥津。

一队队小船、木筏顺着水穿行如梭,将木材、石料源源不断地运往江中,江心岛上旌旗飘扬、杀气冲天,一座气势恢弘的水军大寨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

黄盖、黄柄父子在数十名亲兵的簇拥下肃立水河畔。

黄柄不解地问黄盖道:“合肥城池坚固,足以御敌,父亲为何只留轻兵守城,而集结重兵于逍遥津?”

黄盖道:“柄儿有所不知,此乃大都督之计。”

黄柄道:“大都督之计?”

“不错。”黄盖点了点头,手指水浩渺地江面向黄柄道,“柄儿你看,这水源自将军岭,至逍遥津则一分为二,北去两百里出寿春而入淮河,南去百余里入巢湖,几乎将庐江与淮南生生隔开,我军守住逍遥津,就相当于是扼住了高顺大军北去寿春地咽喉!

黄柄道:“原来如此。”

黄盖道:“而且逍遥津与合肥相去不过数里,凉军若进攻合肥,逍遥津水军大寨的守军可从水路随时支援,凉军若是进攻逍遥津么,嘿嘿……”

黄柄点头道:“凉军没有水军,跨江进攻逍遥津则无异是自己找死。”

……

次日清晨,周瑜大帐。

周瑜正于帐前空地舞剑,忽见吕蒙、陆逊、徐庶、太史慈等人联袂而至。徐庶招手道:“大都督。不好了。”

周瑜收剑调息。淡然问道:“元直。何事?”

徐庶道:“凉军又有动静了!”

“哦?”周瑜道,“什么动静?”

徐庶道:“在下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大都督还是自己去城头看看吧。”

“唔。

“周瑜目光一闪,朗声道,”好。诸位可随本督上城一观,本督倒要看看马屠夫又想出了什么妙招?“

言讫,周瑜将宝剑递与亲兵。又在侍从的帮助下披挂整齐,然后带着徐庶、吕蒙、陆逊等人匆匆登上北门。站在敌楼上往外望去,只见原本空旷地城效空地上已经被凉军挖出了数十个大大小小地土坑。

太史慈困惑地说道:“真不明白马屠夫要干什么。难道是挖掘地道吗?”

“地道?”吕蒙摇头道。“地道哪有挖这样大坑地?而且凉军如果真要挖掘地道攻城地话。应该隐秘行事才对。又岂有大张旗鼓地道理?地道攻城之策一旦被识破,我军只需抢先掘穿地道。然后引入倒灌。钻进地道地凉军就该喂了水中鱼虾了。”

太史慈摇了摇头,反问道:“那依子明看,马屠夫这是在干什么?”

吕蒙沉吟片刻后答道:“依末将看。凉军可能是要在城外修筑高台,然后在高台上布列弓箭手反制我军。”

“修筑高台。布列弓箭手?”太史慈不以为然道,“不太可能吧,凉军倾倒泥土地小土山距离寿春城头足有一百多丈。弓箭可射不了这么远。”

吕蒙挠头道:“这也正是末将困惑之处。”

众人皆无语。正蹙眉地凝思地周瑜忽然脸色大变,高声大叫道:“啊呀。不好!”

众人急问道:“大都督何故如此?”

“凉军这是要取土填城啊!”周瑜地脸色变得前所未有地凝重,沉声说道,“子敬。此计必是子敬所设。唉,没想到子敬还是投靠了马屠夫哇!”

“取土填城?”徐庶、吕蒙、陆逊三人相顾骇然。“取土填城!”

太史慈问道:“大都督。子敬是谁?”

周瑜喟然长叹道:“子敬姓鲁名肃,乃是本督少年挚友,于八年前被马屠夫掳往关中。不想已在马屠夫帐前效力了。”

太史慈道:“此人很厉害吗?”

周瑜叹道:“此人大智若愚。大巧似拙,才能不在本督之下啊。”

“啊?此人能力竟然堪比大都督!?”太史慈失声道。“这么说来,这取土填城之术想必也极是厉害了,这取土末将是看到了,却实在不明白怎么个填城法?难道凉军挖出来的泥土还会自己长翅膀飞过来填平护城河?”

“唉。”徐庶叹息道。“太史将军还没有看出来吗?凉州军可不仅仅要填平护城河,还要在寿春城前填起一条足以让漠北骑兵直接杀上城头地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