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1/4页)

在津市大宅里的顾老爷子,几个月后,就突然发现老朋友们跟他的联系多了起来。

顾老爷子也是御厨世家出身的厨师,之前有些性格古怪的草根大师们跟顾老爷子脾气不和,有些不太对付。

可是,最近,那些眼高于顶,性格古怪,不屑于跟他往来的大师们却突然转了性了,居然也跟开始主动跟他搭话了。

在老朋友的聚会上,一直跟他唱对台戏的马宗师,居然也开口跟他说话了。

顾老爷子不禁有点受宠若惊。他什么时候,这么受欢迎了?

而且,这还不是光哪一菜系的厨师主动接近他,而是不分圈子,不分派别的,一大帮厨师突然对他友好起来。

而且,这些大师们一个比一个傲,一个比一个有个性。他们对自己的厨艺都有着绝对的自信,小恩小惠,想要讨好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就算被打败了,他们也会把失败记在心底,指不定哪天他们的子侄就上门踢馆了。

顾老爷子实在想不明白,他们家的孩子到底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让他老了老了,声望又上升了一个大台阶。

等到顾晓安把寇媛媛当网红那些事一说,顾老爷子才知道寇媛媛没有刻意讨好过任何一个厨艺大师。她只是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想把那些快要消失的东西保留下来。

这些都是他们这些老家伙想要做却没做到的。寇媛媛却用自己的方式,做了一些实事出来。怪不得那些老头对他的态度变好了。

他们这是对寇媛媛有了个很好的态度。

顾老爷子都快70岁的人了,带着老花镜,第一次坐在电脑旁边,点开了寇媛媛微博里面的视频。

一个头发都白了的老爷子正在揉面蒸包子,一位老太太在拌馅料,他们都很老了。一个擀皮一个包子,速度却出奇地快。

他们配合了一辈子,那种相濡以沫的感情也蕴含在这个包包子的过程里。

镜头外的寇媛媛很温柔地跟两位老人的聊天,一问一答。

老旧却干净的厨房,带着历史痕迹的桌子和器具,满头白发的老人,整个画面都充满了一种安静而又古朴的美。

“我和我老伴已经一起包了五十年的包子。这包子的手艺还是我老奶奶传下来的。”

“我儿子想接我们俩去养老享福。可是,我们觉得这个包子的手艺不能失传。”

“我们不做,街坊们吃什么?很多城里的人坐车几十公里,就是为了吃一口我们家的包子。”

“是呀,几年前,我老伴是送包子到城里去卖。可是,现在他腿脚不好了。没想到,很多以前的老顾客,居然找过来吃我们店里的包子了。所以,我和老伴说好了,我们要继续做下去。”

很质朴的话语,却深深地敲在顾老爷子的心底。这就是手艺人的本分,只要有顾客想吃,他们就要继续做下去。

很快,镜头一转,寇媛媛赵斐然两人坐在一家简陋的小店里,面前摆着刚出锅的热包子。

赵斐然尝了之后,很严肃地对包子做出了点评:“这个麦穗包子很好吃,皮薄馅大,馅料很鲜,味道适口。”

让人无语地是,这个视频还做了特效。赵斐然脑袋旁边标着很显眼的“五星级美食家”的称号。就跟在美食节目里当评审似的,只不过这次他没有说什么尖酸刻薄的话。

赵斐然点评完,镜头很快切到了寇媛媛这边,还做了特写。

寇媛媛没做点评,就是小嘴一张,以一种很快的速度一口一口地吃着包子,吃得这叫一个香。那张漂亮的小脸都带着一种满足感。而且她吃完一个很快又拿起了一个。

“这麦穗包子做得实在太香了。”

顾老爷子一看完这个“广告片”,已经彻底无语。

“这东西有人看呀?”老爷子难以置信地问顾晓安。寇媛媛再像广告模特,可是真的有人看她吃包子么?

“嗯,有很多看呢,您看这点击数量。网友们都说,寇媛媛不说谎话,她吃得很香,那包子一定很好吃。很多网友都在相约,准备组团去旅游吃包子去了!”顾晓安特意指着那些评论给老爷子看。

“……”

顾老爷子突然觉得他已经老了,跟不上时代潮流了。

原来,广告还可以这么打的?

寇媛媛这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现在,那些性格古怪的大师们,可都开始对寇媛媛这小丫头另眼相看了。

特别是这丫头做这些事,可没什么私心。她没有刻意讨好那些厨师协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