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抄家! (第1/5页)

好书推荐: 红楼春

其实,赵贞吉的内心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平静。

赵贞吉的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接下来的行为,无异于是在往平静的湖面中,抛下一块巨石,必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而这些波澜,稍有不慎,便会溅到自己身上。

毕竟,他接下来要做的事,便是让人抄了嘉兴袁家的家产!

而这件事,毫无疑问会将他推至风口浪尖,同时,那些豪绅地主脆弱的神经,也会被再次挑动。

赵贞吉身为监察御史,自然知道许多内幕消息。

例如,当初朝廷为了弥补国库亏空,以通倭的罪名,将东南沿海一带的走私家族,杀了个干干净净!

从东南沿海那些走私家族中,所抄没出来的巨额财产,尽数没入国库。

再后来,倭寇在邻省福建死灰复燃,胡宗宪接到皇帝的命令,亲自领兵,前去讨伐。

在剿倭的这个过程中,当地一些有劣迹的豪绅地主,也被扣上了通倭的罪名,被军队来回犁了一遍,所得之财,均被胡宗宪如数上交到了国库。

自那以后,国库便日渐充盈了起来。

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朝廷有大义在手,因此,那些豪绅地主,也没人敢当众站出来对此提出异议,最多也只是在私底下抱怨几句。

谁也不愿意跟通倭的人扯上关系,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结局。

尽管事后,朝廷给出的理由名正言顺,但朝廷二话不说,直接命令军队抄家的行为,还是给那些豪绅地主造成了不小的阴影,令他们没有了安全感。

毕竟,谁也不想,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

经过好几代人的积累,嘉兴袁家逐渐成为了浙江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地主,不仅如此,还依靠着贿赂那些高官,在朝中积累下来了许多人脉。

在大明朝,拥有五六百亩土地的地主,在邻近的州县便已经可以算是富甲一方,赫赫有名了。

再往上,就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够达到的范畴了,而这一部分人,要么是庙堂上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要么是传承数代的世家大族。

这些人所拥有的能量,是难以想象的,他们中的一部分,甚至能够直接参与到朝廷政策的制订中去,抑制土地兼并,毫无疑问,就是在往他们的身上动刀子。

这些人身为既得利益者,又如何能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因此,这些人会想方设法对抗朝廷的政策,采取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阳奉阴违、故意拖延、蓄意扩大、挑唆百姓起来闹事,甚至于联合起来向皇帝逼宫。

不过由于嘉靖有着大礼议之争的光辉战绩在,这些人倒也不敢闹到逼宫的这一步。

“唉,为了我赵贞吉日后能够顺利入阁,还是再苦一苦你们吧!”

赵贞吉如此想着,旋即回过神来,将目光从眼前的郑泌昌、何茂才身上扫视而过,沉声吩咐道:“抄家的事宜,就由你们二人亲自负责!”

赵贞吉的话音刚落,只见等候在一旁的郑泌昌、何茂才脸上满是狂喜之色。

就算赵贞吉不说,他们也会主动向赵贞吉请缨。

一方面是为了从袁家的手中拿到帐本,销毁证据,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能够借着此事,多在皇帝的面前露露脸,刷刷存在感。

在这之后,只见郑泌昌率反应过来,低下头,沉声应道:“遵命,巡抚大人,下官一定将这件事情办得妥妥帖帖,若有差池,愿提头来见!”

一旁的何茂才见此情形,也紧跟着郑泌昌的步伐,立下了军令状。

赵贞吉闻言,意味深长地瞥了二人一眼,不紧不慢地开口道:“要知道,这件事情,陛下那边可都在看着呢,你们可得好好办,明白了吗?”

郑、何二人沁浸官场多年,如何听不出赵贞吉话中所包含的意味。

在二人看来,赵贞吉所要表达的意思十分明确。

那便是你们的那些事,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绝对不能够在抄家的这件事情上动手脚。

在接收到赵贞吉传达的讯息后,只见郑泌昌、何茂才二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低下头,异口同声道:“遵命,巡抚大人!”

赵贞吉听闻此话,在略微颔首后,摆了摆手,出言吩咐道:“行了,暂时就先到这里吧,你们可以下去准备了!”

赵贞吉说完,便打算迈步离去,谁知郑泌昌、何茂才二人却仍旧立在原地,没有离开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