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如此这般,加上店内食物本身的卓越品质和日趋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客满的状态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且根据她的测算,按照目前的趋势,估计过不了多久,鼎香园总店就会重现去年老店门前排长队的景象。

江逸晨听了这个说法,也随之释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衣食住行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在“食”这一块儿,相当部分的人早就脱离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转而在食材、烹饪技艺、口味、品牌、健康等方面大加讲究,挑剔备至。所谓食不厌精,好馆子受到追捧也太平常不过。

至于张凤兰那边的口福多千层饼,情况也大致相仿,每天保持两千五百张的产量仍供不应求。

既然如此,那么近期显然不必在这些方面过于操心了。按照目前的路子踏踏实实稳定运营一段儿时间再考虑其它。(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二章 母鸡孵小鹅的故事、医学交流团

() 竹楼一层库房中,几人一块儿从鸡蛋箱中查找受jīng蛋。 。。不想却是被晴晴拔得头筹。

兴奋之余,她问是否这样就可以孵出小鸡了?

“现在还不成,母鸡可不会听咱们指挥。先收起来一块儿存着,等有母鸡主动抱窝子的时候才能交给它。”来顺儿解释了一句。

“我听说现在都是人工孵蛋了,温度够了就没问题。让石锁儿做个孵蛋箱子不行吗?”江逸晨在一旁问。这些乡下的事情他也不很清楚。

“人工孵蛋,只有养鸡场才那么干。可孵出来的鸡崽子就是没娘的孩儿,没有哪个母鸡会管的。”来顺儿摇摇头予以否定。

母鸡都是死心眼儿,只有自己亲身孵出来的鸡崽子,它才会认账,从而行使当妈的照顾责任。否则绝不会管。

而人工孵蛋需要专门的恒温设备,刚出壳的小鸡崽子照料起来很麻烦,岛上人手也不足。而且即便长到了十几、二十rì龄,由于没有母鸡的保护,也只能一直圈养,放到外面去搞不好还会受到其它大鸡或者喜鹊之类的欺负,造成夭折。

“呀,真可怜。那还是等母鸡抱窝。”晴晴听罢,顿起恻隐之心。随即打消了想早rì看到小鸡仔破壳而出的念头。

江逸晨也点点头,自然孵化、自然成长更符合柴鸡的天xìng,对于族群遗传基因的优化也更有益处。

接下来,挑拣工作继续,陆陆续续又发现了四只受jīng鸡蛋。虽然不多,但大伙儿依然很开心。

既然开了头,后面自然会越来越多的。

将这五只特别的蛋收集到一起,单独存放。来顺儿补充说,以当前的气候条件,种蛋保存时间一般不能超过两周,过期则孵化率大降。不过也不用担心。岛上的母鸡有五十来只,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出现抱窝子的并非难事。

大家一块儿将箱子收拾归位。

趁着兴致,喜子讲起以前在老家的趣事。

母鸡这种家禽的智商、识别能力其实很有限,但天生母xìng却非常强。只要开始抱窝,把任何蛋交给它,它都会老老实实地孵。任劳任怨。而且孵出来的无论是小鸭子也好小鹅也罢,傻乎乎的母鸡都会认为这些小东西是自己的亲生孩子。

而乡下的母鸭子和母鹅们,通常好吃懒做、不负责任,母xìng也欠缺,不愿生育养育孩子。人们无奈之下,只好将它们的蛋交给母鸡。当“代理孕母”。

三年前,邻居老王头儿将四枚鹅蛋交给家里的一只抱窝澳洲黑母鸡。由于鹅蛋个头儿大、壳子厚,比鸡蛋孵化的时间要长。结果足足花了三十天的时间,母鸡最后几乎耗尽了体力才将四只小鹅孵化,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从此它成了母亲,对小鹅崽子宠爱有加、呵护备至。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扁嘴的小家伙儿与自己有什么不同。

待四只小鹅崽稍大,澳洲黑母鸡带着它们在院子里四处溜达。一有风吹草动,就jǐng惕地咯咯叫着,张开翅膀,招呼孩子们快躲进来。

还示范用爪子刨地,咯咯叫着教孩子们学习生存的本领,刨出了虫子又叼给小鹅吃。

可惜小鹅对于刨地和虫子都不感兴趣,它们只愿意啄食墙边的嫩草。见孩子们这么不听话,不愿意学本领。母鸡还挺不高兴。

小鹅长得很快,没多久只要伸伸脖子,都能赶上母鸡的高度了。但还是整天跟着母鸡到处跑。

赶上下雨,母鸡跑到屋檐下躲避,大声呼唤孩子们赶紧过来,羽毛淋湿了会感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