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一个了数尺深的大窟窿!

只听得轰鸣连声,石屑飞溅,“雷公”已连攻了八锤,俞千里也连挡了八剑,每攻一锤,庄墙上的窟窿就多了一个,俞千里沿着石墙节节后退,而“雷公”则往前步步进逼!

八锤一过,石墙上被砸出了八个大洞,整片墙壁凹陷下去数尺之深,“雷公”步步紧逼,也来到墙边,而此时他才忽然发现,第九锤竟无法再打得出去!

“铁水山庄”的院墙,有五丈余高,三丈多厚,全都是用青石砌成,不论是高度还是厚度,比长沙城的城墙都强上一筹。此处是“九仙会”的总坛,门派之中最重要的防御堡垒,外墙自是修得越坚固越好。而俞千里步步后退,不断将“雷公”锤势引到石墙之上,这八锤势大力沉,竟在石墙之上硬生生地砸进数尺,宛若横向地是开凿出了一道深槽一般。

“雷公”的铁锤威势惊人,开山裂石,无坚不摧,可是这八锤全都砸在墙上上,固然将墙中的青石砸碎,锤势却也不断地减弱。他的锤法本可是先一锤的力量传递到后一锤上,故此每一锤击出都比之前更强一分,到了最后对手便挡无可挡,只能束手待毙,然而,刚才他打出的八锤,每一锤都砸在青石墙上,去势受阻,一锤比一锤更弱,八锤一过,却已将之前累积的力道耗尽,第九锤竟已无力攻出!

这等结果,俞千里当然早已算到。

锤是重兵器,却也是钝器,攻击的方式只有直劈和横扫。“雷公”的锤法更是如此,每一次攻击都劈扫出一个圆弧,以便于利用巨锤的惯姓回力蓄势,正合了轮转循环,生生不绝的道理。这种打法,需要有不小的空间,在宽敞空旷之地正可将这门锤法发挥到极致,而到了四下有阻碍的狭窄之地,便难以施展得开。

而剑却截然相反。剑是利器,最擅前刺,就算只有一线的空间,也一样能够攻击,更何况俞千里的剑已折断,只剩下尺许长的一截,就更加不受阻碍。

以“雷公”的天生神力和惊人的破坏力,即使在一间的狭窄房屋内也无法限制得了他,他只须一锤就能扫清障碍,没有什么东西能挡得住他的攻击,要找到一个对他不利的环境本是极难。

俞千里却想到了这堵又高又厚的石墙。他利用“雷公”自己的攻击,把石墙砸得凹进去,硬生生打出一条大槽,如今两人身陷槽中,“雷公”无法挥动铁锤,正应了“作蚕自缚”那句老话!

在此境地之下,“雷公”不但锤法受制,有如猿猴一般上下蹿跳的身法也难以施展,身在槽中,头顶便是石墙,哪里还能够跳得起来?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而非绝对,俞千里退到墙边,看似被逼入了绝地,没有了再行后退的空间,可在这等境地之下,却能把“雷公”的锤击引到石墙之上,不断地消耗其力量,却正是应对“雷公”这种独特锤法的妙招。

当“雷公”意识到了俞千里的意图之时,俞千里已经开始攻击。在墙外他被铁锤逼得节节后退,全然没有还手之力,此时到了墙边,情形就大不相同。

俞千里断剑刺出,直取对手的咽喉,却只听得一声巨响,“雷公”用锤击打钢钉,刺来的剑再度被震偏,“噗”地一身刺进了旁边的青石之中。剑法到了一定的境界,每一剑刺出,全身的真气都贯注于剑刃之上,俞千里的剑虽然不是宝刃,普通的石块却也无法阻挡得住!

在此情形之下,“雷公”的锤法无法施展,俞千里的剑法却不受限制,攻防之势顿时逆转了过来。瞬时之间,俞千里已连刺了五剑,却全都被“雷公”用钉锤交击之法震得远远偏出!

五剑一过,“雷公”退了两步,俞千里则顿住了剑势,凝身而立。他之前已受内伤,真气本就不足,体力更是所剩无几,虽然对手锤法受限,但防守依然十分坚强,他的刺击难以突破,自是要看清形势再攻,不能空费体力。

“雷公”亦是站在原地不动,眼珠乱转,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之前在空地上的拼斗,他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守,都占尽了上风,取胜甚至击杀俞千里,都是数招之间的事。可是现在打到石墙里,情势却已是有所不同,俞千里占有地利,“雷公”的锤法难以发挥,攻击受阻,双方一时之间都难以攻破对方防守,各有顾忌,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雷公”若是有心退回,远离这座石墙,自是可以办得到,但他一向悍勇,又自恃内力武功均胜过这独臂剑客甚多,既打定主意要击杀对手,又哪里会甘心后退。

对峙仅维持了短短一瞬,两人又再度交手。这一次“雷公”不再用铁锤劈扫,而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