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艘淮�踊ń罚�丝桃沧隽饲�赖囊跏乐�砹恕�

山里还流传着一句民谚:“蝎子从小没有娘。”是说出蝎子一辈子,只下一窝小蝎子,由后背爆开两层,小蝎子都从老蝎子背里爬出来,而且小蝎子的数量刚好是三十六只,绝不会多出一只;或少掉一只,在民间另有一种说法,说这山蝎子是属骨牌的,骨牌便恰好是三十六张,蝎子与骨牌一样是上应天数,刚巧对应三十六天罡星宿。

另外也有说“山蝎子逢单见单,逢双必见一双”。日子是按阴历算的,双日子必定是成双结对地出没,其实这都是对蝎子习性认知有误,就不足为信了。

第二章 镜里乾坤 褪壳龟

褪壳龟顾名思义,就是没了壳的龟,关于此物也有不少民间怪谈。只说在扬州有户人家,家中所养的鸡、鸭、犬、猪等家畜,经常会无缘无故地死掉,人们无不称怪,却没理会过,只好听之任之。某天有个乞丐,路过这家门前,就站在那儿看着这户宅院,看了许久后问那家主人:“家中是否有家畜经常莫名其妙地死掉?”主人如实回答,并请教究竟。乞丐说:“此妖物作祟,我有术可破之。如果能侥幸成功,也不要其余的酬劳,给我打一葫芦酒喝便可。”主人欣然允诺。

乞丐随即跟着主人,到宅中各处察看,走到厨房的时候,看见有一口大水缸。乞丐似有所悟,他瞪视了良久,告诉主人宅中古怪都与这水缸有关。

主人听其所言,买来猪肉一方,清汤煮到半熟,拿铁钩子从中穿过,系了长绳绕到柱子上。将熟肉放到水瓮旁边,退到隔壁悄悄窥探。没过多久,就看见水缸底下爬出一个东西,那物闻得肉香,便探首而出,张开血口去咬,结果被钩子钩穿了嘴,痛不可忍,急忙缩首欲逃,但绳子拴栓在柱上绑得牢固,一时间不能挣脱。

乞丐立刻进去,将水缸下的怪物缚住,令主人观看,那活物遍体深绿,长得像只大壁虎似的,竟有一尺半长,观者无不大骇,谁都认不出这是什么东西。

乞丐说:“此物俗名褪壳龟,也叫日蜥,多亏被我遇见,此物化尚未久,还能轻易制伏;倘若再过一年半载,它就能变化吃人了,那时已非人力可治,您家中满门男女都得被吃掉。”

主人大惊失色,记起以前确实养过一只大龟,已亡去多年,寻思此物也许与之有关,就提起来询问乞丐。

乞丐点头称是,接下来便按照主人所说去寻觅遗壳,果然在鸡窝里找到了。据推测是那龟无意中爬进鸡窝,被卡在了其中,龟猛力向前,竟脱壳而出。

乞丐又告诉主人:“此壳为化骨妙药,能去死肌腐骨,当妥善收藏。”随即要来菜刀,将日蜥剁为肉泥,凡是地上血迹,一律铲刮清除,盛在瓦罐里,拿到荒山深埋,因为褪壳龟的血是剧毒,碰到谁的皮肤,那人就会化为清水,发作得很快,子不见午,午不见子。

主人一一遵循,事毕之后,摆出酒饭款侍乞丐,又酬谢了十贯铜钱,从此家门安宁,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第二章 镜里乾坤 听地

古代王公贵族最怕的事,便是死后被人从墓中掘出形骸,再被盗墓贼抠肠撬嘴掠取珠玉。大概没有比这更倒霉的了,所以古墓常以其诡秘得以保存,据说元代流行的做法,是墓室故意偏离古墓的正规布局,使盗墓者难以用传统的“天鹅下蛋”之法,直接揭顶入内取宝,除非是运气好,否则把整座山挖成筛子,也未必能穴出墓室所在。

历代盗墓之术,其实不单有辨别山形地脉,还可观泥痕、观土质、观水流、观草色,更有嗅土、听地、问天打甲之术,若用此法,百不失一。

原来自汉唐以来,盗墓之风愈演愈烈,有世代相传的盗墓贼,将盗墓掘冢的经验逐渐积累完善,总结归纳出不少法门。例如观泥痕、草色之术,如果见庄稼地里,有某片庄稼与周围的农作物相比格外有异,或较周遭庄稼茂密或稀疏、或高或矮,则必有古冢藏于地下,茂盛稠密者为汉唐之墓,稀疏低矮者为宋明之墓。盖汉唐多用膏泥,而宋代之后多用墓砖之原因。这就是一个秘诀,有些盗墓贼便以这类方法找出过许多巨冢,掘出古代秘器从而一夜暴富。

不过元朝古墓不合常理,就如同元代贵族古尸口中多半含有剧毒之物“驻颜散”,这在其余的各朝各代中都不得见。元墓葬俗也是独树一帜,一律深埋不树,观泥痕草色之术在这里是派不上用场了,而且没有多年积累的经验,便有可观之处也观之不出。

有经验的盗墓老手,遇到这种情况,就不用眼睛和鼻子了,而是用耳朵去听,他们往往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