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部分 (第1/4页)

和其他不少根据卡通英雄拍摄的影片相似,“变相怪杰”也有一套变身法术:戴上面具,一阵旋风式的旋转,平凡无奇的普通人成了有着绿色面孔、身着流行于上世纪40年代的阻特装(高腰裤子、裤口狭窄,大翻领、厚衬垫、宽肩的长上衣)的狂傲的怪人。这种反潮流的装扮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迎合了青少年追求与众不同个性的心理,受到了广泛好评。

不可否认,在前世这部《变相怪杰》的最大成功之一就是成功的捧出了金凯瑞这位喜剧影星。金凯瑞在此之前的影片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而之后虽然有《大话王》、《楚门的世界》、《格林奇偷走了圣诞节》等等优秀作品,但影迷还是把《变相怪杰》认做金凯瑞最成功的影片。他把片中那个疯狂搞怪的绿脸人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夜总会里的爵士热舞、马路上引得警察也跟着摇摆的拉丁,还有金凯瑞不可多得的一把好嗓子,可以说,金凯瑞在影片中充分展示了自己了表演天赋,这也是他能够在喜剧片这一领域常胜不衰的根本原因。

这是因为如此,荣少亨才会决定将这部《变相怪杰》作为金凯瑞的第二部大戏提前制作出来,让所有人明白,玄霆娱乐无所不能!

三部戏基本上都已经决定了剧本的创作意图,不过光有剧本可是不行的,还要有导演才行。

金凯瑞的《变相怪杰》好办,本身胖子王晶就是走无厘头喜剧路线的,让他继续与金凯瑞合作执导此片,应该没什么问题。

约翰尼德普的《理发师陶德》也没什么问题,有蒂姆伯顿这位著名导演驾驭,绝对可以安枕无忧。

可是尼古拉斯凯奇的那部《空中监狱》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因为这部戏看起来简单,但是制作起来却属于大片的范畴,单单是戏里面的那些特技镜头就让很多导演望而却步。

最主要的是特技啊,荣少亨感叹。能够将这种动作题材拍出新意的导演在好莱坞似乎屈指可数,荣少亨想来想去,似乎只有一个合适,那就是——特技之王,乔治卢卡斯!

提起乔治卢卡斯也许会有热感觉陌生——请原谅他们,他么都不是专业的电影人,对于伟大的卢卡斯当然陌生了。可是只要是稍微喜欢电影人的就都会记得他的名字,记得他执导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科幻巨作——《星球大战》!

实际上卢卡斯从60年代初期开始,就在揣摩一个关于发生在父子间,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故事,为《星球大战》勾勒出了最初步的故事大纲。他的成功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这位摄影天才喜欢全程掌握作品的拍摄与制作,从而惹怒了好莱坞,使得许多大公司封杀他拍摄的电影。这一切都迫使卢卡斯感到,只有像星球大战里的反抗军一样建立自己的基地——制作公司,才能够与目光陈腐的好莱坞“帝国”对抗。因此在1975年,卢卡斯成立了自己的特效公司“工业光魔”(ILM)。当时,好莱坞连特效“部门”都很少见。为了拍摄《星球大战》,他开创了电影特效行业。构成“工业光魔”的人员堪称“三教九流”,有些是搞建筑的,有些是做模型的,有些是拍广告的,有些是玩机械设计的。几乎没一个人从事过电影。但也有好处:这个朝气蓬勃的团体充满了嬉皮精神,完全逃出体制限制。在早期工业光魔办公的大库房内,卢卡斯和他的团队开始了改变世界的《星战》之旅。

最终,该公司以以下方式改写了电影史:

1977年:《星球大战》是电影史上有记录的、第一部使用“动作控制摄像机”拍摄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卢卡斯创造多项意义深远的发明:他发明的一个机械装置,可以把实拍画面和后期合成画面轻松地协调成同步。这个机械装置对电影工业的发展,绝对是里程碑式的。

1982年:“光魔”发明了一项电脑处理方法,并应用在科幻电影《星际旅行:可汗之怒》上。该片出现了电影史上第一个完全由电脑制作的场景。

1985年:“光魔”在电影《年轻的福尔摩斯》中,创作了电影史上第一个电脑生成的角色,“彩色玻璃人”。这为星战前传里众多虚拟角色的制作打下了基础。

1989年:“光魔”为科幻经典《深渊》制作了影史上第一个电脑三维角色。成为好莱坞乃至世界第一个拥有此技术的电脑团队!

正是因为卢卡斯还有他旗下的光魔拥有这样的魅力,荣少亨才会对他如此上心,卢卡斯,我要定你了!

有了计划以后,荣少亨托人给乔治卢卡斯发去了一张邀请函,相约在咖啡厅见上一面,意为有事情商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