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很好,各部的安排就是这样,你们有什么困难现在可以提出来,我会尽量给予满足。”左宗棠沉下脸来,低声道,“错过了今天,你们就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行动,否则,军法难容。”

几位师长尽皆默然。

“既然各位都觉得没什么困难,那就这样,各回本部吧,我这里没有给各位准备午餐。”

****

佳木斯,北方战区司令部。

蒙虎亲自登上城头,冒着硝烟视察两军交战的战况,这就急坏了警卫团的警卫战士们,恨不得在司令官跟前排成人墙,以血肉之躯来给蒙虎充当盾牌。

“哎,你们这是干什么?”蒙虎不悦地拔开跟前的警卫员,骂道,“你们挡住我视线了!”

“长官,这里危险,你还是回指挥部吧。”

蒙虎不高兴道:“什么危险?屁话,俄罗斯人的火炮还没那么厉害,打不到这儿来!钟岳山,钟岳山呢?来人,给我把五师师长钟岳山找来。”

片刻之后,绑着绷带的钟岳山急急忙忙赶到蒙虎跟前。

“司令官,你找我?”

“你怎么受伤了?”

“一点皮外伤,不碍事。”

蒙虎不乐意道:“我跟你讲多少次了,你是师长官,不是士兵,别尽逞能往前线跑,上阵拼刺刀不是你的本份,你的岗位在师指挥部,懂吗?”

钟岳山也不乐意道:“那司令官你的岗位也不在城头上,而应该是在战区总参谋部。”

“靠,你还敢顶嘴?”蒙虎怒道,“小心老子关你禁闭。”

钟岳山一梗脖子,说道:“关就关,反正我们是向司令官学习。”

第十一卷 对外扩张 第五章 糜烂

曹华是中国国防军里的一名普通军官,1864年4月毕业于湘楚军校,蒙古族人,曾经参加过对巴特的平叛作战,因战功升至骑兵连长,隶属于骑兵师三团三营,奉西北战区总参谋部命令,向奥伦堡方向攻击前进。

可离开阿斯塔纳向西深入几百公里之后,三团和四团就开始分道扬镳。

俄罗斯实在是太庞大了,部队如果以团为单位在其腹地运动,很难掀起足够的风浪!要完成总参谋部下达的,在俄罗斯腹地掀起漫天风雨,致使整个俄罗斯局势糜烂的任务,只有分兵一个办法。

将部队分散,以连为单位四面出击,就足以在俄罗斯大地上掀起蹈天浊浪!骑兵师的编制是加强四四制,一个团下属的连队有16个,两个团就有32个骑兵连,一旦分兵,就像32把锋利的钢刀,从俄罗斯腹地划过,足以划得俄罗斯人体破血流、痛苦不堪……

当然,这么做的风险也是巨大的,一旦遭遇大规模的俄罗斯骑兵,部队难免要吃亏。

这次空前大胆的行动,中国人是蓄谋已久。

早在当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伊始,左宗棠就曾和秦汉有过一次长谈,在那次长谈里,两人基本统一了西北战区今后的战略方针。也就在那时,左宗棠开始构思这次空前的大行动,酝酿对俄罗斯人的惊天一战。

但对于俄罗斯人来说,这一战却是毫无心理准备。

站在俄罗斯人角度,在欧洲可谓强敌环伺,但在中亚和远东,却只有庞大腐败的清王朝才堪称潜在的威胁,那也只是潜在而已!到了1860年,满清王朝早已经在俄罗斯咄咄逼人的气焰下唯求自保了。

所以,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一直就是俄罗斯人心中稳定的大后方。

可是,现在,中国人却突然间强大起来,在远东地区和俄罗斯摆开决战的架势,然后又在中亚给了俄罗斯人锥心一剑,整个俄罗斯中亚地区的局势顿时就变得糜烂不堪,整个国家的国防都面临崩溃的危险……

****

“连长,大海!***……大海!”

一名士兵兴奋地叫了起来,年轻的眸子里露出灼灼的光彩,盯着前面叫喊起来。

对于这些常年生长在西北干旱草原上的汉子来说,大海甚至在睡梦中都难得出现,所以当那广阔的碧蓝真的呈现在面前时,居然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起来。

曹华骂道:“嚷嚷什么,那是湖,屁的大海!”

曹华骂完了,心里却也老大没底,这是湖吗?他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湖。

在中国军队的基层单位里,长官就是绝对的权威,既然曹华说这只是湖,士兵们便没一个敢于反对。

“连长,前面有个小镇!”有个士兵勒马靠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