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兀术由于吃过夜袭的亏,所以让大军后退二十里扎营,而且增大了斥候的活动范围。就这样,超过二十万大军在距离海州城三十多里处扎下了营盘。由于骑兵团的卓越表现,兀术见识到赵军的强大战斗力,便决定等几路大军全部到齐后再发动全面的进攻。

而此时的赵抗则在对江晨星进行战术教学,他虽然对江晨星那种冒险打法不太认同,但是只要她能像历史上的刘裕、陈庆之之类的冒险流名将一样打出惊人的战绩,赵抗一样会将手中的王牌交给她。

发现江晨星只拣自己喜欢的内容听,赵抗不由一阵苦笑,但还是继续讲道,“骑兵团人数并不多,也就是说你以后基本上都是要以寡击众,我下面跟你谈谈相关的战法,不过我说的例子都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你得活学活用才行。第一种战法是,突袭对方的指挥中枢,令敌军群龙无首、陷入混乱,这次你其实就是用的这一招。其实,一般来说,光靠这种办法未必就能取胜,你之所以会成功,跟对方是乌合之众有很大关系,如果面对的是金军主力就没那么容易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战法授课

“的确是这样,后来我遇到的金军就比他们要强太多了。而且军官被我杀掉后,士兵还能自发抵抗,最后能赢完全是靠我们这边更强的战斗力和我个人的武功”,江晨星也点头赞同赵抗的话。

“听你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要说明一下,我说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不是光看数量的,而是看双方的总体战斗力对比。就拿你这次战斗来说吧,虽然骑兵团只有三千人,而对方战斗人员就有五万多。但是骑兵团单兵战斗力是对方的五倍以上,装备和配合也明显在对方之上,所以你这次并不能完全说是以弱胜强。我说你打得好其实是因为你们骑兵团一人都没死,这点确实很难。”,赵抗解释完又继续先前的话题说道,“刚才说过,真正面临以弱敌强的情况时,要想取胜光靠第一种方法是不够的,那么现在我就来讲解第二种战法——挤压战术!”

“挤压战法?”,江晨星觉得这名字很奇怪。

“对,这种战法的使用条件是,本方军队在同等数量下战斗力要明显强于对方,像你的骑兵团就比较适合用这种战法,可能就三千人的规模来说,很难有其他军队能强过他们了。”,赵抗笑着继续说道,“所谓挤压战术,就是利用本方战斗力方面的巨大优势,强有力地压迫对方的阵型,使其挤成一团,这样一来便使得敌军后方拥挤不堪,根本无法发挥战斗力,能参加战斗的始终只有本方直接面对的那一小部分敌军。于是我方就在局部形成了巨大优势,而敌军数量上的优势则不能发挥,随着战斗的进行,我方的损失会远小于敌方。对大部分军队而言,伤亡超过三分之一军心就很可能崩溃,那么我方的胜利就顺理成章了。”

“关键其实在于形成局部的优势,以我之强攻敌之弱,是吗?”,江晨星直起身来问道,“可能表述得不太准确,但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

“悟性很高啊!这么快就领悟到关键了”,赵抗赞许地看了江晨星一眼,“这种打法很刺激,对敌军的士气打击也是非常大,顺利的时候对方甚至会自相践踏产生大量伤亡。但是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比如地形,地形越开阔便越难围死对方,而由于对方有数量优势,一旦没能完全合围则我方反而会被包围,那样就非常危险了!”

“以少围多?这怎么可能!”,江晨星惊叫道。

“利用好地形的话,也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困难,比如当初西楚霸王项羽三万骑兵击溃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并且歼敌大半,就采用了将对方逼向河流的战术。”,赵抗继续说道,“而开阔地形中敌军可以四散逃逸,那要合围的难度就太大了。”

“我似乎有些明白了,还有其他的战法吗?”,江晨星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当然还有很多,不过我就知道几种,也许你自己以后也能创出什么新战法也说不定呢。”,赵抗说着笑了笑,“好吧,下面就来说一说骑兵对步兵最经典的战法。那就是利用骑兵在机动性上的优势,始终保持和敌军的距离,既不让敌军能攻击到自己,又始终保持对敌军的压力,有机可趁时就打一下,得手后便立即撤走。时间一长,步兵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如果他们想要撤退,就将面临骑兵的追杀,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将这种战法发挥到了极致,因为他们装备较差,基本上都没有甲胄防护,近身肉搏他们其实并不算强,但是他们从小就在狩猎中练出了精湛的骑射之术,这才是他们真正可怕的地方。他们的战法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