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 (第1/4页)

小辛弃疾想了想自己练功后的变化,部分认同了赵抗的说法,但他也有疑问,“好像真是这样,我现在的力量即使是军中的那些彪形大汉也未必比得上,而这一年来变化尤其明显,几乎翻了一番。可是,父王您当初不也练了很多年吗?怎么现在内力一失去,力量还比不上我?”

赵抗苦笑着给出了回答,原来这门功夫厉害归厉害,但也要看各人的身体素质而定,身体条件越好的收益越大。另外,由于这门功夫还有延长发育期的作用(所以有一定的增高效果,不过也就一两寸。),所以发育越早的练它越划算。而赵抗年幼时体质很差,练这门功夫的效果不免大受影响,再加上后来发育本来就偏晚的他又被陆仁中止了发育进程,后来虽然得以重新长大,但已经内力全失的赵抗无疑损失了一半的收益。说起来,赵抗现在仍算不错的身体素质,主要还是kao原气的改造和当初大巫师的传功。另外,练了这门功夫以后,体内的真气虽然增长缓慢,但总是有一点的,而赵抗现在却是没有半点内力,这样一来身体的大部分力量便无法施展出来,打不过儿子也就没有好奇怪的了。

正因为这门功夫拉大了强者与弱者的差距,为了避免被心术不正的人用去害人,赵抗的第一个师父虽然名动武林,在他一生中却没收几个徒弟。而他传授赵抗这门功夫的时候,甚至连名字都没告诉他,尽管如此,这门内功在武林中却是大大有名,它正是武林三大神功之一的“无上先天罡气”

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如虎(一)

辛弃疾的先天体质比他义父要强得多,所以练这“无上先天罡气”的效果也要好得多,现在还没满十二周岁的他,竟然已经能够勉强拉开居鹏当年用过的三石强弓,令孙大鹏等赵军老一辈猛将大叹后生可畏。而说到骑射,由于八年来勤练不辍,酷爱弓马的辛弃疾在整个赵国都罕有敌手,即使如此,辛弃疾也从未停止过练习。每天只要身体状况许可,辛弃疾便会跑马郊外狩猎,每次都能满载而归,而那些鸟雀和狐兔就倒了大霉

由于一年前辛弃疾开始参加赵军骑兵的合练,他的突阵能力进步神速,而马上搏杀的能力也大有长进。尽管辛弃疾的能力已经相当不俗,但赵抗却一直阻止他人对其过分赞誉,以防其骄傲自满,至于一开始希望逼他学习政治的想法,赵抗在不久前终于放弃了,强扭的瓜不甜啊!不过正所谓“知子莫若父”,赵抗虽然对辛弃疾的成长很满意,但他清楚儿子还缺乏名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经验。赵军的演练虽然十分逼真,但毕竟不是真的,至少没有那种死亡袭来时的彻骨恐惧。而赵抗虽然可以将其派去平定地方上的零星叛乱以积累经验,但是南洋地带雨林密布,不可预测性太大,即使是天下名将也有阴沟翻船的可能,赵抗对这个义子还是很看重的,并不想让他像当初的千鹤那样冒险。所以一心求战的辛弃疾就只好整天嘟着嘴生闷气了,还好由于文武双全、胆魄过人,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功地聚集了一群死党,郁闷的时候也可以指挥他们玩一玩打仗游戏,就当是锻炼领导能力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赵国的学校风气,赵抗为了锻炼国内青少年的尚武精神,要求境内的所有学校对男生间的打架斗殴尽量从宽发落,但是若造成了不可治愈的残疾(包括破相,身上的伤痕不算),则不但要赔偿医药费和接受校规处罚,肇事者还要接受劳动改造;如果是影响或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则要贬为奴隶,甚至是处死;如果打死人的,那最好的情形也是当十年奴隶,而且肯定是从事矿工等危险工作。所谓劳动改造,其实就是期限五年以内的奴隶,只不过说起来好听一点罢了。所以虽然赵国的校园里常见倚强凌弱的情形,但都不敢做得太过分,这样,赵抗改变民风的措施便不至于引起学校风气彻底崩坏。而由于械斗被严格禁止,藉着“打仗游戏”的名号行群殴之实,则成了学校里那些问题学生的变通方法,而辛弃疾在十岁的时候在这方面就是老手了,他甚至指挥得动比自己高几个年纪的学长。赵抗由于公务繁忙,虽然对此略有耳闻,但听说他基本都是在为同学打抱不平之后,便不再管他了。

辛弃疾成为孩子中的领袖,kao的可不是他王子的身份,而是他的拳头。由于他将自己在军队中的训练方法用在了他的“部属”身上,其他学校的问题学生,以及地方上的地痞流氓如何是他们的对手?有了这些死党的帮助,辛弃疾便可以部分验证自己的一些想法,他的战术思想便是由此萌芽。而辛弃疾骑射方面的最高级别训练,也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进行的

“步射百步,马射五十步,在这种距离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