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中一时,你那土得可爱的发型,给我极深刻的印象。

诗篇把青春一卷而去,山依旧,树依旧,脚下已不是昨日的水流。

最清纯的情是友谊,最美的影是回忆,最醉人的酒是别离,最深的海是相思。

勉励篇在人生的旅途中,面临压力是难免的,而在重重压力下,能否应付得好则是一种能力,一门高深的学问。

人生有许多追求,也有许多的失落,而年轻的生命,该如何才不致虚掷着过去的脚印,虽然凌乱,但它们终究是要走过的踪迹。

赞弹篇其实,你是个十分情绪化的人,脾气如天气,永远难以预测。有时你无意向我大吼,令我气恼不已。但相处久了,渐渐也可以接受你的缺点了。

经过四年的观察,发觉你很会讲话,是个典型的吱喳婆!(这样弹你,恐怕耳朵又得受罪了。)我发觉你是个很Practical(实际)的人。今年,你这种性格已得到confirm(确认)。

起初觉得你这人很无聊,相处了一段时间,倒觉得蛮可爱的。

我最欣赏你的cool(冷静),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惹起你的一把火。所以,我们都在背后称你“冷血动物”,希望你不会介意。

无聊篇其实也没什么好写啦!不过既然大家是同学,随便写吧!可是,似乎真的没什么好写。

我俩并不相熟,相信你以后也不会记得我。所以在此也无话可说。

总结通常,对于不熟悉的朋友,都得挖空心思,去想寄语。有人认为既然无话可说,不如敷衍几句算了,但有人却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尊重对方,所以宁愿写“祝福你”这三个字眼便是,也不愿多加废话。

寂寞天鹅美

青海日报

肖黛

寂寞有时是一种异常美的境界若从最远处窥望湛蓝的深湖,似乎会让人感到是很难进入的。一切景物,在翩翩舞动的天鹅的翅膀下浮游,残雪斑斑,落在天鹅们的身上,也落在长诗短歌般的山水之中。天鹅瞄着湖泽,优优雅雅地舒展公主似的形影,感到不寻常的惬意。偶间,有庄重的王子腹收羽毛,将背骨挺得笔直,向公主显现英俊洒脱。它们同临一泓湖水,有时心怀幽情,恪守规行,有时也会意会神,雌雄彼此调护。甜柔、富有人情味,一种神秘情绪的陶醉,让人悟得高洁和温和、妍丽和尊严以及雍容和自在的妙处。

这湖水,是美神遣落的泪珠么?

天鹅就依这湖水而栖身,生于斯,长于斯。它们拒绝与狂风险浪共存的一切,拒绝兵器相击的声音,拒绝车马被役而招致的铁穿鼻蹄钉掌的束缚,拒绝金银珠宝在颈间的羁勒,拒绝任何形式的人工雕饰。它们无声无息的存在;它们存在的价值是为大自然的宁静,亦是为万物的和谐。只有到了同生命揖别的时候,它们才会吟出听不真的一曲挽歌,渐渐缓缓地幻化于殷勤的清澈里。

一生寂寞,一死寂寞,生死皆美。

或许有人专门注意过天鹅平常的鸣叫,有形之嘹唳,有绘之铿锵,却很难有人注意天鹅的秀目,忽略以至冷落了和人同样重要的心灵之窗。天鹅的眼睛极少斜扫四周,蛋黄色的一圈,细致的宠着瞳光的自信,且有慈爱、宽容和娇媚从那里发出召示。它们从来就不习惯眯起双目蹙额看人,而人却从来就靠眯起双目蹙额看它,因为人总是在很远处透过烟波翘着望它的。

如若人被人如此看着,难免发生疑窦,难免会花费些时间去揣摩。是被鄙视了?被妒嫉了?被记恨了?还是被怜悯着呢?难免会感到受了某种伤害而久久或至少片刻不能宁静。于是便拓展人所兼备的最强的语言能力,街头巷尾,饭后茶余,有高吭长喧的,有俯耳贴鬓的。一时间热闹纷繁,难分谁的喉管粗细,难辨谁的口音地道……有情话,有恶语,有事实,有谣言,当然会有些铭言,有些忠告,慷慨激昂,热腾澎湃。为了维护也好,为了谴责也罢,把一个原本就喧闹的世界染濡得愈发喧闹,虽然一个没有争战的世界是人们共同向往的。

寂寞呵,寂寞离人是多么遥迢。

但,耐得住寂寞的人仍是有的。汪曾祺先生的有书“沈从文的寂寞”,文中说,寂寞是一种境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总是那么安安静静的,边城是这样,长河是这样,鸭窠围、杨家??也是这样。汪先生言,从某个意义上,可说寂寞造就了沈从文,他的四十本小说,是在寂寞中完成的,他所希望的读者也是“在多种事业里低头努力,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长河》题记)安于寂寞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