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1/4页)

面色惨白颓唐的夫蒙骨被带下了大堂,如同一面旗帜的夫蒙骨被带走了,这意味着最后一丝能够成型的反对派势力就此消亡。没了带头人,其余畏畏缩缩的县长们根本就不会冒头。

于是,再斩去这两个罪大恶极的县长后。扶苏又免去了一个县令,两个县长。此次,扶苏看在三人十分乖巧的份上,并没有下令杀人。只是将两名县长贬为庶人,发配边军了事。

而善无县的县令杨观,扶苏却出人意料的没有做出惩罚。杨观的官声不错,虽说任上靠得豪族太近。可实际上是个能干派,作为一个想要造福一方的官员,却不得不迫于豪族的势力才能完成政令贯彻。

对于这种本心无罪,过程可耻的官员。扶苏十分大量地安慰一番,随后贬出雁门郡。摇身一变的杨观将担任代县的县丞。而根据扶苏给杨观的密令,自代县起,县丞将不在单纯地作为县令县长的副手。而是在县丞之下,以卒史、主簿为其属官统领诸吏目。

被调职的杨观没有一丝不高兴,逃得大难的杨观对扶苏自然是万分感激。对于扶苏的手下留情,杨观作为一个心里有坚守的人,自然不会恩将仇报。更何况,杨观本身就够不上做扶苏的对手。

还有许多涉案官员,程度不严重的也都被调职。如此一来,那些和扶苏不对付的同时对赵家更不对付的官员也一齐被扫到了代郡去了。这些官员本身涉案够不上撤职这么严重,但同时,想要他们彻底臣服扶苏却也不会。好在,这些人对扶苏看不惯,对于隐在代郡之下的赵家同样也不会看惯。

于是,扶苏索性将这些官员统统都丢到了代郡去。代郡是赵家的地盘,可谓是视为禁脔。却一下子被参了这么多沙子。

原本在代郡的监察御史连皋就是一个忠诚的秦朝官员,几乎一有机会就打击冒头的赵家。只不过限于手中余力未及,郡守郡尉都袖手旁观这才屡屡未能得手。

可一下子,郡守郡尉都跑了。赵家的日子顿时就难过了,不然也不会想到要跑到代郡之外去逞威风。

可眼下,他们陷害扶苏不成。却被扶苏反手在他们的心窝里参下了一颗颗要命的沙子。那些不要紧的县丞县尉且不说,杨观这个代县县丞可就恼人了。

代县是代郡首县。地位十分重要,不比雁门只有区区一个上县。富饶许多的代郡便有县令三四个!其中最为紧要富饶的便是代县、桑乾县。

而代县的县令官秩更是不了的,作为雁门关的所在的要地。代县的县令可是正儿八经的官秩比千石。就如同后世的正处级官员享受厅级待遇一般。这个代县的县令官秩是可以比拟郡守等三府使君,位超郡丞的!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代县这里,县令为千石官,而县丞便是五百石!可以说,对于杨观的贬职实际上并未差去多少。更何况,最最关键,也是让赵家上下心中一紧的:而今代县县令将要在一月后离职!

也就是说,扶苏若是按住上面不往代县填人,这个代县实际上管事的就是杨观啦!

代县是雁门郡的精华,也是赵家产业的聚集体。代县县城就是代郡郡城,整个代郡的商业活动大多集中在代县。而今,被派过来一个和扶苏有好感,却对赵家充满恶感的县丞来了。赵家以后的境况会如何,用脚底板想想也能猜到。

还有一颗令人如哽在咽的钉子便是夫蒙骨。看似夫蒙骨已经被赵家拉拢,并且作为亲赵派,夫蒙骨到了桑乾县后自然应该成为赵家的助力。可实际上,这个莽夫根本就已经对扶苏失去了威胁。

扶苏一番敲打,让夫蒙骨的妻儿子女根本就带不出去。而夫蒙骨权力最大的来源,部族军早就被扶苏联合夫蒙阿耶给收了回去;随后便被扶苏打散到雁门、云中的各个关塞。眼下的夫蒙骨手中一队秦军,好听点是给他护卫的,实际上就是扶苏派出去的监视器。

两百人的楼烦骑,都是亲秦的,每一个楼烦骑的家属都在长城内过活。也就是说,这些楼烦骑根本不可能反叛。除非他们两百人能将自家妻儿子女一瞬间都带出去。

况且,连番打击下,夫蒙骨已经绝了争雄的心思。为今之计,他也就只剩下满脑子的享乐了。一到桑乾县,看到那远超楼烦的花花世界,只怕到时候就只剩下满脑子搜刮民财,打猎渔色了吧。要指望这么个莽夫能勤于治政,帮助赵歇加强桑乾县控制,只怕还不如指望一头猪能干过一只老虎实在。

家臣集团的反击完全失败,此次逆袭不仅没有给扶苏带来一点阻碍,反倒是让赵家从此在代郡也变得束手束脚起来。可谓是对赵家的又一次沉重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