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露出真实丑陋面目的胡亥成了行朝的丧家之犬,无论如何,掌握大义的扶苏能够让胡亥一辈子处在如此阴影之下。

扶苏取得了这一阶段的成功,掌握庞大优势的胡亥遭遇了人生来最强大的挫折。回到咸阳将面对万般磨难的胡亥不知将做何感,但扶苏,却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了。

扶苏接管了行朝,在行朝文武百官以及蒙毅、刘季等人的注目下完成了大敛的仪式。这个被中断的丧礼在扶苏胜利的号角之下得到了继续!

讽刺的是这样悲哀的仪式洋溢的却是胜利的欢呼,在万众注目的目光下,扶苏完成了大敛,按照古代的丧礼仪式,大敛之后,梓宫还要停置宫中一段时日,在殿下设二丈九尺长的铭旌,题曰:某尊号皇帝之柩。

宫中治丧活动结束,大行皇帝的灵柩被发引出宫,送往墓地。送往墓地当然是送往咸阳的始皇陵,但扶苏却对咸阳盘根纠错的贵族圈势力充满忌惮。胡亥在始皇痴迷丹药时期积累的优势不是轻易能够摆平的,京师兵接二连三出的岔子让扶苏对京师兵也充满了忌惮。

十万京师卫戍军,到底有多少还听命咸阳?在扶苏离去之后,咸阳究竟还有多少是扶苏能够影响到的?里面还留存着几个支持扶苏上位的老贵族?扶苏尽管强势取得了行朝,但咸阳毕竟还留有一个完整的朝廷。而十万京师卫戍军将是扶苏一个难以跨越的栏杆,扶苏知道章邯和胡亥的勾结。

在扶苏出陇西平鱼家的时候,章邯便暗中和胡亥眉来眼去。这个始皇陵护卫军统帅的大秦大将实际上是京师诸军中威望最高的人,而北疆骑卒居然会死命追随胡亥,更加加剧了扶苏对王离的担忧。王家,似乎也有了脚踏两只船的意思。

这让扶苏对咸阳充满忧虑。尽管文有廷尉许谨,汉中郡郡守周校,武有王家老爷子王贲。但咸阳的情况,不可知的太多了。扶苏的支持者不多,明面上的反对者倒是不少。而不知态度底细的更是千千万。

更何况,大秦最为富庶,强大且靠着函谷关的三川郡就是扶苏一个难以逾越的难关。三川郡的郡守是李由而李由,是李斯的长子。也就是说,扶苏想要回咸阳,第一个就要搞定李由。行朝在手,但玉玺却不在扶苏手中。扶苏能够搞定有胡亥、李斯支撑的李由,实在难说。

扶苏发了一纸公文让李由来行朝述职,又侦骑频发明令天下百官斋戒三日。因为,大行皇帝要发引了。发引之前,百官斋戒三日,遣官以葬期告天地、宗庙、社稷。

总之该拜的一个都不能少,但这些却不是在咸阳了。被扶苏改成了在晋阳!晋阳是北疆名城,相比边塞小城九原、善无、代县等地而言强了许多。于扶苏而言,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同时,一路北行,扶苏也要利用丧礼繁琐的工作来试探天下郡县的态度。而今扶苏成了监国殿下,成了东宫太子,帝国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到底还有哪些人胆敢反对扶苏的政令?

一路上,有多少人来拜,来表示对大行皇帝的哀思那就知道了。

程序上的功夫扶苏忙碌了一大堆,若不是因为此刻是办丧事的时候,不能来个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的论功行赏,只怕扶苏要忙碌的事情还会更多。

清理战场,安抚人心,发公文,召集李由一大堆事忙完了,扶苏这才有空见了熟人。蒙毅麾下的将卒大多成了劳力,什么力气活都有他们做的。

而刘季、樊哙、曹参、周勃、卢绾也得以见到扶苏,而今大秦帝国的皇太子,监国。当几人见到扶苏的时候,还是有些吃惊地不敢相信,毕竟,原先可以拍肩拉背的好友忽然间成了帝国的皇太子,这小说话本上也没这么突兀的。

直到真切见了扶苏的威势,见了扶苏挥手之间楚贼败退,被追杀三十里。反贼胡亥死伤枕籍单骑而逃,这样帝国主人的威势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几人见了扶苏,都是心中感叹不已,而曹参,周勃两人对视一眼,或多或少都有了复杂的眼神。

第四十九章:归得晋阳纳人杰(下)【二更完毕】

【呼唤众书友们进群啊。WWw!另外,龙骸的作者死翼同学的新书开始了,是《黑权杖》,西幻很彪悍的一个作者。西幻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叔父,刘兄。”扶苏此刻一身简装,退了礼服换了简装的扶苏显然是不打算以官职相称呼了。和蒙毅刘季打了招呼,又朝着两人身后的樊哙,曹参等人拱手:“樊兄,曹兄”

扶苏和樊哙、曹参、周勃、卢绾等人一一见礼。皇太子的架子当真是一点都无,平和得紧。几人见了,也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