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权也会显得顺理成章一些。正思量间,前方的营中忽然噪动起来,许多将士都纷纷从营中跑了出来,涌到了平坦的官道上,抬头仰望,每个人都对着天空指指点点,似乎十分好奇又十分震惊。

前军的噪动很快便波及整个大营,连杨秀清以及中军许多高级将领都难以免俗,也跟着抬头仰望。

晴郎的夜空里,视野十分的好,所以才可以清晰地看到幕阜山的山腰里突然升起了星星点点的微弱火光,那火光虽然微弱,比天上的星星强不了多少,但却有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数量十分之多,连绵在一起颇为壮观。

将士们正惊疑间,那片连绵的火光已经缓缓地升上了空中,居然向着太平军的大营方向缓缓荡了过来,无巧不巧的是,天空上正好涌过一片高远的乌云,遮住了明月和星空,在黑色的背景映衬下却格外地突出了这片火光的明亮存在。

傅善祥就站在杨秀清的身边,突然间她似乎从那片连绵的火光中读出了些什么,娇躯轻轻一颤,低声道:“杨……皇!”

“什么?你说什么?”

杨秀清只顾着看稀罕,没听清傅善祥在说什么。

“杨皇!”傅善祥激动得娇躯都轻微地颤抖起来,“是杨皇!”

“杨皇!”杨秀清跟着念了一句,身躯突然一颤,一股难以言喻的意念涌过脑际,莫非真是天意?天意归杨乎?

那片微弱的火光突然间明亮了起来,最后在空中熊熊燃烧成了两个明显无比的大字,凡是识字的太平军将士都清晰地目睹了这一幕,看着空中那两个燃烧的大字陷于无比的震惊之中,这两个燃烧的大字不是别的,赫然就是“杨皇”。

“万岁!”

震惊中,不知是谁首先跪倒尘埃,然后很快便波及整支大军,万千上万的太平军将士纷纷跪倒尘埃,虔诚地向着天空叩拜,对这异常的天兆顶礼膜拜。

“吾皇万岁!”

中军本阵,傅善祥首先跪倒,向着杨秀清高呼万岁,围在杨秀清身边的一大群高级将领素来对杨崇拜不已,见状也神色激动地跪倒在地,三呼万岁,场面蔚为壮观,三军将士尽皆跪地,唯独杨秀清一人岿然站立……

幕阜山,山腰上,秦汉狠狠地挥了挥拳。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这该死的贼老天,合作的超乎他的预料!当蜡烛燃尽点燃了升上天空的那两千多只“孔明灯”时,他便知道,有些事情已经不可逆转地向着即定的方向前进了!中华的近代史将不可避免地因为他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两千盏孔明灯,在秦汉眼里只是普通不过的玩意,可在山下太平军将士的眼里,却是天意!因为天黑,他们看不见什么,只能看到天上那一片火光,然后便是那两个燃烧的大字,在科普知识缺乏的十九世纪中叶,人们对难以解释的自然天象往往十分迷信。

现在,就看身为太平军统帅的杨秀清信不信这异兆了!

但秦汉笃定,杨秀清是一定会相信的!既便心里不信,表面上也会摆出一副相信的模样来,因为,秦汉说出了杨秀清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第十三章 陷阱

次日天明,杨秀清率领麾下数十名高级将领,在五百亲兵的护卫下大肆上山、准备祭祀,昨夜的异常天象已经人所共见,杨秀清决定趁机大肆造势,将天命归他的声势造得更猛烈一些,替他以后问鼎天王宝座铺平道路,为此他还特地让傅善祥准备了三百只整羊,连夜煮熟了准备犒劳山神。

杨秀清的本意只想带麾下天、地、春、夏、秋、冬各级正副丞相、又正副丞相等数十人上山祭祀的,后来实在扭不过傅善祥的坚持,不得已只好让麾下头号猛将傅善彪率领五百亲兵随行保护。

傅善彪是傅善祥的亲哥,武艺高强,只因投军时日短,暂时只授了将军职,杨秀清希望这次湖南战役结束后,将傅善彪提拔起来,成为他的得力干将,毕竟是自己人,忠诚没有问题,用起来放心一些。

不能怪杨秀清大意,也不能怪傅善彪的侦察工作做得不够仔细。

其实,东王要亲上幕阜山祭祀,先行上山开路的傅善彪已经将搜索工作做得十分仔细了!无奈的是,秦汉的隐匿功夫做得更要高明!正所谓有心算无心,在这一点上秦汉便已经占尽了先机。

幕阜山山势奇特,东面地势险峻无路可通,西面却是缓坡,有一条大道直通山上,山上有一村庄,名唐家村。闻听长毛杀来,唐家村里的大户人家早已经跑了个精光,只有一些穷得一无所有的穷苦人家留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