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和尚闻言低头说道:

“我又没说不服,大哥下吗生这大的气。”

“哼!你当我不知道你的心思?记住,明天随你的便去闹,今天却要给我老老实实的!”

和尚点了点头,老者又转过对其余四个人道:

“你们记好,要用的东西要准时送到接应,我这就和老三进寺去了,不准你们再在这一带逗留惹眼,早早找些距离‘伏虎禅林’近些的民家歇足,待人说话要特别的谦和,你们先走吧。”

那四个汉子应诺连声,立即转身走去。

老者却又嘱咐和尚说道:

“你还记得一切应对的话吗?”

“大哥你真是的,这个我怎能忘记?”

“那么咱们立刻进寺。”

说着老者又和这个和尚迈着慢步,朝前走去。

他俩沿溪上行,道路迂徐,溪流穿插,曲径直通幽景,然后顺坡斜上,经过了“龙神顶”,踏上了层层磴道,已经看见张三丰的狂草“虎溪禅林”四个大字。

老者踏上“伏虎寺”的刹那,瞥目有两个熟悉的背影在伏虎寺的山门之内一闪逝,他不由皱了皱眉头,横扫了身旁的老三一眼。

这假扮僧人的老三,竟然低下了头,老者悄声说道:

“你的眼尖,刚刚进入伏虎寺中去的可是那一对文士?”

老三点了点头,老者冷哼一声,似乎自语般说道:

“真是‘冤家路窄’,但愿他们随缘而来,立刻就走。”

老三并末开口,他心里却暗喜非常,虽然老者一再严嘱,可是他自信所怀功力,何况他素有极端下流而肮脏的恶嗜,叫猫不食肉腥,真是谈何容易!

老者自然非常知晓自己这个三盟弟的脾性,是故他郑重地再次告诫说道:

“今夜千万惹不得闲事闲非,明朝任你而行,老三你要听话!”

“大哥放心,我自然是先顾要紧的事。”

“好,大哥信你不会误事,进去吧。”

说着他俩已经到了山门以前。

那老三突然变得庄严了起来,他双手合十对老者说道:

“施主,此即‘伏虎’古刹,乃峨嵋最大的一座丛林!”

(彼时峨嵋四大丛林之冠的“报国寺”尚未兴建。)

老者也故作虔诚而愕然的神色问道:

“禅师可能说些此处的由来听听?”

这时伏虎寺中的小沙弥已有多人闻所走近,游人也集结了不少,老三合十扬声诵了一句佛号,缓缓说道:

“施主先请一览此寺附近的山势,然后贫僧当凭所知详告由来。”

老者果然仰起头来四外观看了很久,那些游客也莫明其妙地跟着纵览左右,其实老者却是有心之人,他正在借此言语,观察伏虎寺附近的地势,以便必要的时候能够立刻应变。

獐头鼠目的老三,此时方始接着说道:

“凡是深山大泽,必有虎豹龙蛇,峨嵋自不例外,相传古时,峨嵋山中群虎,俱皆傲踞此处,为患甚厉,而行旅僧道,苦无良策逐之。

直到宋朝时候,圣僧‘士性’掸师,独力兴建了这憧禅林,镇压虎神,说来不信,自此群虎尽去,虎患随即自平!

至‘心安’大师行脚此间,方始开建寺区,这是此寺的由来。”

老者郑重一笑说道:

“虎能镇压,此说令人怀疑。”

“施主说的好,适才贫僧曾请老施主当先纵览此处山势,原因在此,此寺山势峥嵘,活似龙虎盘踞,建寺谓之‘伏虎’,自然再也恰当没有,至于猛虎为患之事,贫僧也曾说过,自古深山必生虎豹,此处自然也有,多了几只或许不假,要说我佛建寺镇虎,非但施主不信,就是贫僧也觉牵强。”

假和尚这一番言语,确含至理,因此听得一干游客频频点头,个个心中对这看来瘴头鼠目的和尚,起了敬重的意念。

老者却肃色问道:

“禅师这般批论,难道不怕‘伏虎寺’中的僧人们责难?”

“施主说哪里话来,佛家不打诳语,伏虎寺内的师兄弟们,绝无一人信这传闻无稽之言,不过香客檀越们自顾深信不疑,寺僧不便解说罢了,因此贫僧敢说寺内师兄弟们绝无一人怪贫僧。”

老者点了点头,突然说道:

“我想在这古刹之中寄宿一日,不知可否?”

老三含笑合十答道:

“观寺院乃十方施主宿施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