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娘,您老呢?”

“不管咋着,把你捎回来就中!”娘的眼里闪着晶莹的光。

人陆续走了。

“志华,你捎点……”他柔情地扶着妻的肩。

“……我和娘一样……”妻深情地望着他。

他的眼霎时湿漉漉了,两串珍珠似的东西滴在妻的秀发上。

少年中国说(节录)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宋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梁启超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

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

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则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煌,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覆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缰!

神仙故乡

陈幸蕙

看云的妙处,有多久的日子,我们不曾再举头看云了呢?当我们在现实的泥沼举步维艰,当我们在效率挂帅的时代奔波竞逐,当我们在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低首疾行,有多久?我们竟忘了头顶上,有这么温柔曼妙的东西,由微风所放牧,日复一日,以新情节、新图案翻版;日复一日,以即兴的方式,做戏剧性演出?我们忘了看云,我们遗落了许多闲适的心情,我们失去了许多凝眸玄想的乐趣,那真是生活的一种损失。

当我们看云的时候,专注的神采里,往往有广大的和平,那也常是我们脸上表情最舒缓自然的时候。随着云朵的幻化飘移,不论在山巅,在海滨,在辽阔的草原,在狭窄的阳台,在陋苍的沟边,或在囚室高不可攀的小窗下,我们都很容易自人间种种难以理清的纠葛中游离出来。许多抓紧的、执著的、无可释放的怨憎伤痛,也都在此时淡了,远了,松了,舒展了、抚平了,消失了。我们的心情,或宁静,或高远,或悠闲,或天真,既不悲也不喜,既不高潮也不低潮,少年时候纯洁清朗的特质仿佛重临。在一张凝视云影的脸上,我们看不见纠结的眉头,狰狞的目光;找不到冷漠的表情,诌媚的神色。所有这些现实世界的丑陋与武装,似乎全在我们读云的面貌中,被遗忘了。

看云的妙处,或许便在这一个“忘”字吧?我们忘了看云,便忘了生活之中最重要的一种“忘”——忘我,于是熙熙攘攘的人生,就如何也潇洒淡泊不起来了。

清隽无言而永恒的去,其实就是我们仰首之际,所能读到的最好的诗篇、散文、小说和戏剧啊。

在成丝、成缕、成筐、成匹或成汪洋的云的卷帙里,我们可以取之水尽、用之不竭地寻回失落的记忆,获致温柔的寄托,开始绵密的思考,发掘艺术创作的灵感题材,任想象的羽翼,到处飞翔。

虽然,天地不仁,草木无情,宇宙浩瀚荒寒,人类生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