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曹操确实有放弃陈留的打算,但是,那要看了才的决心如何,保卫陈留的代价如何。

占据陈留之后,李重立即重新商讨战略计划。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祏县的赵云一定要攻打黄忠的,李重第一件事就是给赵云派了五千援军,现在祏县的情况对赵云十分有利,黄忠还没退到濄水南岸,处在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

这种情况说是破釜沉舟也可以,但实际上大多时候都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可以这么说,黄忠实际上是被曹仁摆了一道,赵云不敢全军出动追击曹仁,但是再放过黄忠就没有天理了。黄忠想要退军,立即就被赵云黏在祏县城下,只要李重的援军一道,赵云立即就可以危险黄忠的军队。

李重已经不顾一切代价了,必须要围歼黄忠的军队,这不是有没有机会的问题,李重必须做出一个强硬的姿态来,你敢惹我,就要承受我的怒火。

哪怕是时机不对,我也要打残你。

第二件事就是留下太史慈驻守陈留,这是必须的,能威胁陈留的地方太多了,特别是许昌的关羽。

许昌一地,就可以威胁祏县的赵云,陈留的太史慈,新郑的夏侯惇,由此可见许昌的重要性。

也有此可见曹操和李重对关于的怨念有多大,不出意外的啊,关羽早晚会被李重和曹操联手打击,重蹈覆辙,再次上演一场大意失许昌的悲剧。

最后要处理的就是虎牢的归属问题,当谈判再次开启,李重的态也度软化下来了,虎牢是必须要的,但相应的,李重可以付出一些代价。

负责谈判的是李儒和贾诩两个老狐狸,两个人整天坐在一起讨价还价,或满面春风,或怒目而视,上演了一场赤2裸裸的利益之争。

最后双方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正很正常,就像嫖客和妓女争吵,虽然有分歧,但无非是价钱问题而已,绝对不会涉及贞洁和节操问题的。一个欲2火焚身,一个还要养家糊口,最后还能谈不成,那就天理难容了。

再次提一下,对于曹操来说,养家糊口就是益州问题。

而李重付出的嫖资如下:释放抓到的所有俘虏,外加五千匹战马,羊皮一千张,牛皮五百张,牛羊若干……这些物资已经很多了,基本上够曹操再次武装一支万人军队的。

谈判结束,曹操和李重不免有些唏嘘,早知道如此,还打个什么劲啊,莫不如李重直接出钱,曹操直接卖地呢。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求求红票!!!!

第三百六十二章 近乎化境的射术

后悔已经晚了,经过短暂的修整,小心翼翼的交易,李重终于占据了虎牢关,堵住了曹操东进的重要路线,可以安下心来2经营兖州一地了。而曹操也终于可以全心全意的攻打成都,扩充实力了。

李重和曹操的鏖战刚告一段落,立即就和刘备展开激烈的交锋。

等到李重的援兵到了祏县之时,赵云已经和黄忠交战五六天了,可想而知,现在的黄忠有多么的进退两难。

看一看祏县战场的具体形式,黄忠手下有五千兵卒,其中大部分都是步兵,而赵云手下有一万多兵卒,其中大约有四千上下的骑兵。

这样的兵力配比对赵云来说不是很合适,如果是遭遇战的话,赵云可以轻松击溃黄忠,但打攻坚战,赵云的步兵数量有些不够。不是说骑兵不能打攻坚战,而是赵云舍不得死伤太多的骑兵。

看起来赵云有些厚此薄彼,轻视步兵的性命,但是一定要知道,每一个骑兵的花费都在步兵的三倍以上。

刘备也想要救援黄忠,这是无容置疑的,没有会看着自己的军队陷入困境而无动于衷。但现在对于刘备来说,有一个很大的难处,就是如何去救援黄忠,濄水的存在让刘备很是为难。

刘备现在手中有两万军队,这是立即就能动用的军队,根本不需要集结的时间,但两万军队如何渡过濄水却是一个难题。濄水之上没有大型浮桥,附近也没有多少船只,想要过河只能一点一点过河。

但一点一点过河就变成添油战术了,这是兵家大忌。

一开始曹仁能顺利过河是因为赵云并没有在河边和曹仁决战的心思,而且兵力也不够,现在不一样了,赵云几乎将军队都集结在濄水边上,后面还有李重的援军,完全是两个情况。

另外刘备还要考虑个问题,就是救援了黄忠之后,如何不把自己再拖进泥潭的问题。

就在李重的援军马上就要到达祏县之际,赵云和黄忠又展开一场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