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而是一个伟大的标志,标志着工业革命的新时代。历史是欧洲工业革命就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开始的。机械动力也一切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

蒸汽机是一个能够将动能转换为功的热机。泵、火车头和现代轮船曾使用蒸汽机驱动。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起了基本的作用。今天人们还使用蒸汽涡轮发动机来发电。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港的希罗(heroofalexandria)于1世纪发明的汽转球(aeolipile),是蒸汽机的雏形。

约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约与此同时萨缪尔·莫兰也提出了蒸汽机的主意。

1698年托马斯·塞维利、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制造了早期的工业蒸汽机,他们对蒸汽机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第一个成功地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即纽科门蒸汽机,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16世纪末到17世纪后期,英国的采矿业,特别是煤矿,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单靠人力、畜力已难以满足排除矿井地下水的要求,而现场又有丰富而廉价的煤作为燃料。现实的需要促使许多人,如英国的帕潘、萨弗里、纽科门等就致力于“以火力提水”的探索和试验。

诸葛均等人来到了成都郊外的研究院。工程师们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着国王来验收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唐铁路

随着一阵轰鸣声,蒸汽机平稳地运转着,实验成功了。

工程师们一阵欢呼,众人也是一阵赞叹。

诸葛均望着这台大唐发明的蒸汽机,心中无限感慨。

诸葛亮望着弟弟诸葛均,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黄月英是个行家,她激动地说道:“有了这个动力,生产能力至少可以提高一倍。”

诸葛均笑道:“配套一些传动装置,合理利用这个动力,生产能力的提高,可不止是一倍的问题了,十倍甚至更多都有可能。”

蒸汽机很快应用到了各个行业,极大地提高了大唐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唐工业生产能力也大大提到,商品流通问题就成了关键。而影响流通的最大因素就是交通问题了。

汉朝的运输主要靠马车,耗费时间不说,成本太高,一路上人吃马嚼加上工钱,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诸葛均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运输问题,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修铁路。

轨道车火车和铁路在今天是一对分不开的“兄弟”。?火车头,即蒸汽机车是英国发明家斯蒂芬逊于1825年发明的。有了火车头,才有火车。可是你知道吗,说起铁路的发明,比火车还要早半个多世纪。

早在16世纪中叶,英国的钢铁工业兴起,到处都搞采矿。可是,当时矿山的运输还很落后。铁矿石全靠马拉、人背,劳动效率很低。有个公司的老板,为了多运铁矿石,想了一个法子:从山上向坡下平放两股圆木,让中间的距离相同,一根接一根地摆到山下。当装满矿石的斗车,顺着两股圆木下滑的时候,山上的**声喊叫着:“注意,车下来啦。”山下的人也大声回答道:“车到啦,好!”这就是初期的木头轨道。

木头轨道制作简单,由上向下运送重物也很省力,一时受到欢迎。不过,如果在平地上使用木头轨道效果不大,省力不多。而且,这种木头轨道不耐用,磨损大。

到了1767年,有人试着拿生铁来做轨道,以取代木头轨道。人们便称呼为铁路了。铁轨比木头轨道的体积小许多,它直接放在地面上,斗车的轮子也是铁制的,推起来当当直响,运煤、送货也省劲。但是,斗车内装的东西不能过重。

有一回,一辆车子装货多了,把铁轨压到了地面里,结果车翻货出,差点压伤了人。

怎么办?看来,必须解决地面的承受力问题,同时还要考虑铁轨的长度问题。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产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