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第1/1页)

“筷子勺子都在消毒柜里,泡菜自己夹。” 小推车上摞着几个透明塑料箱,装得满满当当的不锈钢碗,两人一前一后地扶着箱子慢吞吞往摊子前移。 “先夹点小菜,不然一会保准没了。” 蒋父很有先见之明地打断了妻子看稀奇似地四处闲逛,让孩子们找位子坐下后,先去了小菜区。 拍黄瓜、酸辣卷心菜、酸甜萝卜丁,还有道清脆的绿色蔬菜蒋父没看出是什么菜。 “一样拿点吧,都尝尝。”童若出主意。 两人端着四碟子小菜回到桌前,大门外已陆陆续续有客人走了进来。 就在等小笼包蒸熟的十分钟,八张桌子全部坐满,后来的人只能站在大门口等着。 “还好咱们来得早,要不然一会儿又得带回家吃。” 馄饨和面条还是要刚出锅的时候最好吃,一口热汤下肚,早起的所有疲倦都能立刻消除。 为了这口汤,就是蒋父都宁愿牺牲半小时睡眠,来到摊前守这口汤。 “妈妈,黄瓜是老板亲自种的吗?我在地里看到好多黄瓜。”蒋明瑞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努力地撅起屁股指向用篱笆围起来的菜园子。 城里的小孩儿,哪知道菜是怎么种出来的,晃眼间看见黄瓜竟然挂在藤上,兴奋地立即要跟家人分享喜悦之情。 跟蒋父同样好奇的不止一两个人,反正大家都在等上餐,有几个胆子大的干脆往花园那边走了几步。 “老天,我是眼花了吗!” 走在最前头的年轻女孩取下眼睛揉了揉眼睛,一脸不敢相信地跟同伴惊叹:“我还是头次看到一个架子上竟然能结这么多黄瓜。” 一排架子缠满了茂盛的黄瓜藤,密密麻麻的黄瓜挤在一起,最底下的甚至半躺在泥地上。 就像是一串串……葡萄。 “那是不是番茄?”同伴则是被红彤彤的番茄地吸引,那片红聚在一起,极其震撼人眼球。 “地里还有人!” 忽然,黄瓜架后绕出个穿着军绿色大衣的中年人,只见他走到包菜地上,弯腰伸出双手左右一拧,再直起腰时怀里就抱了个比头盔还大的包菜。 路过黄瓜架,又随手扯了根黄瓜随便一擦咔嚓咬下。 蒋父回头看了眼桌上的小菜,再看看中年人怀里的翠绿包菜,步子一转又折回了小菜台。 能在城里吃上自家种植的有机蔬菜,机会难得啊…… “四份粥,三笼小笼包,两个馒头。” 峦星河亲自端着托盘送来了蒋家四口的早点。 “峦老板,小菜是你们自己种的啊。”童若忙问。 峦星河点头,笑盈盈地指了指菜园:“都是没打农药的菜,喜欢就多吃点。” 当然,桌上满满八碟子小菜,数量已经着实不少了。 但周遭等饭的人一听,那还了得,瞬间就有好几个人起身去小菜台,很快台子前就围了一群人。 “好香。”笑笑小脸差点没整张埋进碗里,吓得童若忙伸手拽住女儿快要掉进碗里的小辫子。 巴掌大的不锈钢碗,洁白如玉的粥上撒了点葱花,肉香扑鼻。 笑笑迫不及待地舀了勺浓稠的粥起来,眼尖的童若立刻就瞧见了粥里挂着不少的肉丝。 “才五块钱,料这么足!”她不由感慨。 一家四口,两个孩子都点了山药粥,她的八宝粥,孩子爸爸则是在海鲜粥和皮蛋粥中间点了皮蛋粥。 价格统一为五块,碗虽然不大,料却着实足。 “快吃快吃,别傻看了,包子一会该冷了。” 峦星河一转身离开,蒋父就先夹了筷子黄瓜,跟只老鼠似的咔嚓咔嚓嚼个不停。 童若听热心的政宇提醒小笼包里有汤,正用筷子小心地给包子夹了个豁口,忽然听到邻桌两个阿姨说的话,不由眼睛一亮专心听两人继续闲聊。 “等会儿问问老板小食堂还可以报名不?这样省得我还要天天愁给两个孙女做什么饭。”红衣阿姨先开口。 “如果老板收大人,我都想在这吃,要不送完孩子回家也得给自己做。”蓝衣阿姨也深表同意。 两人天天送孙子孙女来上学,每天跑四趟不算,中午做饭伺候孩子,晚上还得给一大家子人做饭,每天的日子过得又累又繁琐。 如果中午真的能让孩子在外吃一顿,至少能让她们喘上口气。 “别家小饭桌我也去看过,看菜就觉得不新鲜,要不说咱们是劳碌命呢,想放手又觉得不放心!”红衣阿姨很是感慨。 粉衣阿姨夹了筷子卷心菜喂进嘴里后又道:“峦老板这我到倒是放心,听说前面那家老年学校的人就是在这吃。” “哎哟!那一会是得问问老板收成人不,这样中午来接孩子就在这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