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第1/1页)

“爹做的面条吃多少都不够。”峦文仰头笑着拍马屁。 孙永躲在峦星河身后探出个头笑看两位兄长抢面条, 自己则是拿着个烧饼啃着。 峦老头背了个背篓,里边全是给峦武和秦喜来准备的吃食。 于弘沩冷哼一声,好似见不惯弟子那狼吞虎咽的样子,趁人刚咽下面条的空档也伸脚踢了下。 为了考前最后复习,他将峦武带到王府小住几日。 各种珍馐美味送到嘴边,到头来还不如峦星河一碗面条让他这个学生喜欢,昨夜还专门派人回饭馆说今早要吃面条。 吕志毅满怀欣慰地望着两个外孙吃喝。 钱氏与贾氏更是夸张,两人就立在峦武兄弟两旁,不时捻了帕子帮他们擦汗。 反正别家都因紧张而口干舌燥时,峦家这里食物的香气就没断过。 秦喜来兄弟赶到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有些怪异的场景。 要考试的人来齐,峦星河者才开始交代两人所带的东西,于弘沩又嘱咐几句后锣声紧跟着响起。 考生入场…… 考试第一夜只是熟悉考棚,九天的考试要第二日一早才会发下答卷。 峦武寻到号房坐下后,天色已有些昏暗。 虽已经考过无数场,但每每折腾这一回,人还觉得疲倦无比,加之初春刚过天气寒气仍重,不少考生坐下后没多久便已冷得披上了毛毡。 峦武则不然,擦干净桌椅后解开外裳,竟有些热了起来。 将笔墨收到座板上放好后,他特别好奇地检查了番峦星河准备的吃食。 乡试时各种海鲜干煮的粥暖了几天胃,不知这回究竟是什么。 三层考篮很大,最上层考试用的笔墨都已拿出,峦武掀开第二层,一把干面条和小包米堆在左侧,右侧一小排琉璃罐子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 难怪方才搜子检查考篮时没用多久,这些罐子都是透明的,一眼便能看清楚里面装得是何物。 为了买这些罐子,峦星河跑遍了都城,最后花高价从番货商那才买到了这么些。 听峦文说,这些琉璃小罐子都能在都城买座宅子了。 第三层有个更大的琉璃罐,里面是鸡汤,旁边的缝隙塞满了切成片的腊肠和肉干,还有不少咸菜。 额外的小布包里装了姜和几个提神醒脑药材包,另外还有包洗好切好的菜丁。 泥路砂锅则是捆在一起,与煤炭一起放到了号房门口。 就是那一大箩炭带进来时着实花了不少功夫,看数量都能烧十天半月了。 “我爹准备的这些饮食,不像赶考,倒像是春游。”搜索完毕,峦武小声地嘟囔了几句。 今夜这罐子鸡汤一热上,还不知要如何香呢…… 考棚内香气弥漫九日,峦武与秦喜来顺利考完,出贡院时仍生龙活虎没有一点疲色。 这叫候在门外的吕志毅终于完全放下心来。 这几日都城突然变天,倒春寒席卷而来,人们又重新穿上棉衣,朝堂中也有大臣上书要给春闱考生们下发炭火用以取暖。 此事在朝堂上吵闹几日后不了了之,倒是贡院外每日都有受寒的考生被抬出来。 吕志毅担忧无比,峦星河却好似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每日仍旧打开门做生意,一点也不担心在贡院里的长子。 这会儿见到外孙儿,吕志毅也知自己是瞎担心了。 峦武开口就说峦星河准备的炭火用完了,这几日夜里炭火没断,两人都能在寒冷的天气里睡个安稳觉。 峦星河没准备干粮,虽然做饭时有些麻烦,但热乎乎饭菜入口后峦武觉着一切都值得。 热汤热饭可比干粮在寒冷的天里更能暖人心了。 “我爹真是神机妙算。”峦武抹了把油腻的脸,精神头十足。 [峦氏鲜蕈馆] 卖完最后一场鲜蕈后,饭馆迎来了每年雷打不动的三个月休息。 虽早已不在饭馆里帮忙,钱氏还是闲不住,将刚采摘好的辣椒穿成串挂到廊下晒着。 峦老头一早就去后边地里,伺候宝贵的一亩三分地。 “今日淑君带孩子们回来,你怎还在这坐着?” 背手从后门进来的吕志毅见峦星河仍躺在摇椅上小憩,忍不住出声提醒道。 眼看接近晌午,专门回家来吃舅老爷饭菜的孩子们见到这一幕,不知还要如何失望呢! 峦jsg星河眼皮动了动,随即又懒懒合上:“没甚好准备的,都是老熟人,不用讲究那些。” 话是这样说,其实他早已将午饭的食材准备妥当,只等人来了下锅就行。 而现在让他躺着一动不动的主要原因是……这具身体好似出了问题。 胸口有团火一直不停燃烧,四肢完全脱力连抬都无法抬起,不得已他才摆出副懒洋洋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