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自然就多起来,但愿这回真能怀上孩子。她明白生孩子这个事情急不来,可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像个紧箍咒压在她和朱元璋的头上,一日没有孩子就会一日被人怪异的打量,让人想想都不舒服。

“夫人别担心,我们会有孩子的,这段日子我哪都不去,就在府中陪你。”朱元璋见状,搂着马秀英温言安慰。这几天每次去探望田氏和王氏,两位嫂嫂都在提子嗣的事情,他都有点不胜其烦,想必马秀英这边更加尬尴。

“嗯。”马秀英靠在朱元璋怀里,闷闷不乐地答应一声,酸溜溜地抱怨道:“你要是少去别人屋子,或许我就能怀上了……”

这还是朱元璋第一次见马秀英流露出小儿女的模样撒娇吃醋,不由心都融化了,连声道:“好,好,都依你。”

如此平淡又温馨的日子让马秀英都舍不得挣脱朱元璋的怀抱,她幸福地闭上眼。

逊影的声音却不合时宜地在门外响起:“老爷,夫人,军营来人求见。”

“我去军营看看,若是太晚你们就别等我用饭。”朱元璋松开手,更衣佩剑。按说这段时间并无战事,但军中有人来报,必然是有重要事情发生。

送走朱元璋,马秀英皱眉问侍在一旁的逊影,“又起战事了?”

逊影正要向她禀告影卫收集到的情报,“不是,听来的士兵说是濠州的主帅孙德崖求见,奴婢猜测他是来向老爷借粮的。”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加之战事不断,各地粮食纷纷告罄。郭子兴和孙德崖都养着数万人马,一天粮食消耗就动辄上百石,朱元璋驻营和州不久,手下兵力没有他们那么多,压力也没有他二人那么大。当孙德崖打听到朱元璋还有粮食献给郭子兴,就忍不住跑来借粮。

马秀英闻言嗤笑一声,“孙德崖的脸皮确实够厚,若是他敢去向我义父借粮,我才真正佩服他是个英雄豪杰。”

逊影同样笑了笑,“这不是看咱老爷仁义好说话,才敢前来,若是换成郭元帅,给他十个胆他也不敢去滁州。”

第一百九十章 孙德崖诡计借粮

此时朱元璋已把孙德崖迎进军营,打着哈哈问道:“什么风竟把孙元帅吹来,真是稀客啊。”

孙德崖装作听不出他的挪揄,开门见山说道:“濠州粮草不足,我特地前来借粮,请朱总兵成全。”

朱元璋拧着眉头,推诿道:“不是我不愿意借,而是大部分粮食已经运往滁州,我这里的存粮所存无几了。”

孙德崖岂是一句话就能打发掉的,他放低姿态说道:“我知道这件事让你为难,但我更相信你必不忍见濠州落入元军之手,让百姓再被元人欺压。请你多少匀一点粮食以解濠州的燃眉之急,待秋收后我立刻加倍奉还。”

朱元璋腹诽,知道为难还来找老子!他实在不想和孙德崖这种小人打交道,况且郭子兴如果知道自己把粮食借给孙德崖,肯定会生气。但是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濠州落入元军之手,毕竟濠州、滁州、和州这几个地方唇齿相依,濠州若是失陷,滁州、和州也不得安宁。他犹豫了一下,说道:“借粮可以,不过我得禀告我岳父一声,烦劳孙元帅先在军营小住几日。”

孙德崖脸色顿变,愤愤道:“朱总兵不愿借粮便罢,何故推辞?你明知我和郭元帅有过节,他肯答应才怪!”

“孙元帅此言差矣,我岳父是大军统帅,借粮这等大事我岂能不告知他老人家。”朱元璋不再多言,命人带孙德崖下去休息。他心里也不痛快,孙德崖真当自己好欺,竟然语出威胁,哪有求人办事的模样,先晾上他几天再说。

孙德崖气得想马上拂袖离去,无奈濠州粮食告急,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留在军营。

朱元璋招来将领商议孙德崖借粮一事。

将领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人说孙德崖乃反复小人不能借,有人说保住濠州作为和州的屏障应该借。

朱元璋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又和将领们商议了一些其他事情,看看天色已晚便返回朱府。回到后院不等马秀英问及,他就告诉马秀英孙德崖前来借粮的事情。

马秀英心中已知此事,面上却不露分毫破绽,平静地问道:“八哥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朱元璋把将领们的意见道出,又说道:“孙德崖此人虽然不堪,不过他守卫濠州倒是没出什么差错,我想借濠州拖住元军攻势,所以打算借给他粮食,就是怕你义父那边不好交代。”

马秀英点点头,赞同道:“濠州乃和州屏障,有孙德崖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