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1/4页)

早就给你说了,是你自己不当回事啊。赵成无限委屈,面上不敢抱怨半句,不停认罪。

朱元璋懒得听他嗦,大步流星走出殿外,见马秀英安静地坐在门口笑望他,急忙上前说道:“你既然来了,为何不进殿,在外面干坐着多难受?”

马秀英柔和地说道:“妾身不敢打扰皇上办公。”

不敢打扰我办公,你跑来作甚?朱元璋又好气又好笑,略微责备道:“若无大事,你下次让人来禀告一声,朕自然会抽时间过去。你这样待在外面,着凉怎么办?”

马秀英见他扯东说西,就是不问自己来的原因,显然已猜到自己是为汤和而来,不肯给自己求情的机会,遂笑道:“皇上还没用过晚膳吧,妾身这就让人传膳?”

“一起吃吧,想必你也饿了。”其实是朱元璋自己觉得饥肠辘辘,他牵着马秀英的手返回交泰殿,监侍赶紧一溜烟去传膳。

朱元璋真的是个比较节俭的人,就连他的宫廷饮食都比较简朴,他的御膳里每顿必须有百姓吃的野菜、蔬菜和粗粮,当然他也特别喜欢吃肉,顿顿都离不得肉食。

今天的晚膳除了胡椒醋鲜虾、猪肉炒黄菜、咸豉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五味蒸面筋、丝鹅粉汤、三鲜汤、绿豆棋子面、香米饭、蒜酪、豆汤之外还有酒四品。早膳、午膳朱元璋不进酒,晚膳倒是每顿都要喝点酒活泛下身子。

马秀英确实有些饿了,她平时基本都是准点吃饭,不像朱元璋一忙起来就废寝忘食,她毫不拘谨夹起菜就往嘴里送,朱元璋那边自有宫人布菜,不需她操心。

朱元璋见她大快朵颐,抿了一口酒,笑道:“朕见你吃得舒畅,这胃口一下就好了。”

“那您多吃点,忙碌一天很耗费精力啊。”马秀英招呼他不要光喝酒也要吃饭。

朱元璋夹了一片鸡肉,惬意地眯起眼睛,“嗯,今天的菜肴不错,来人,赏赐御厨十两银子。”

马秀英掩口笑道:“妾身觉得每天的菜肴都不错,比起我们当年可是好上千百倍啊。”

朱元璋一下勾起了回忆,感慨道:“是啊,当初朕觉得能有几个馒头,几片猪肉就是天下美味了,何曾想过如今有取之不尽的美食。”

马秀英继续笑,“皇上当初没想过的事情一定很多吧,就算是今天,妾身也恍如梦中,谁能想到皇上起于微末,最后竟成天下之主。妾身侥幸与皇上结为夫妻,如今也跟着荣耀盛极。”

这是朱元璋最得意的事情,他忍不住哈哈大笑,“世人鄙视朕的出身,却不得不臣服在朕的脚下,还是皇后有眼光啊。”

马秀英嗔怪道:“有眼光的可不止妾身一人,当初妾身欲嫁您,您却多次推诿,多亏信国公从中周旋,妾身才能与您喜结连理。说起来信国公帮妾身的可不止一次,当初如果不是他在郭府帮衬妾身,妾身都不知能不能熬过那段岁月。”

朱元璋既尴尬又有些不快,马秀英迂回半天,还是提到了汤和。

马秀英装着没看见他脸色不虞,继续说道:“当初义父将您下狱,多亏他率部将豁出命为您求情,不惜与郭天叙翻脸,当时妾身就觉得您这兄弟真没交错。后来他抛下义父的赏赐和郭天叙的拉拢随您去钟离募兵、下定远、平滁阳,那时您孑然一身,妾身常常担心不已,好在每每想到您身边还有一群忠肝义胆,为您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这才能够稍微安心……”

马秀英每说起一件往事,朱元璋就记起一件。他想到当初汤和写信让他投军,两兄弟坚守濠州苦中作乐,苦口婆心劝他娶马秀英,冒死求情,被郭氏父子打压也义不容辞站在他的身边,放弃现成的军职随他南征北战、鞍前马后……

说起来汤和早年和朱元璋一起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比朱元璋的资格还老一些。朱元璋还是百户的时候,他就是千户了,如果他当时一心一意追随郭子兴,一定能得到重用,然而他却选择了和好兄弟朱元璋同甘共苦、出生入死。而且他从不以自己资格老就对朱元璋颐指气使,反而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明明他比朱元璋还年长三岁,却处处把朱元璋当大哥尊敬拥戴。

这份功劳,朱元璋其实一直都放在心中。他先前气急汤和的话,想要杀汤和以儆百官,然而回想起汤和这么多年的所作所为,岂是一句酒后失言能抹杀的。他惊出一身汗,赶紧叫人释放汤和,不过为了惩戒汤和,他还是把汤和的信国公降为信国侯。

汤和在等到朱元璋不杀的圣旨后才“凑巧”醒过来,被抓被放虽然只是一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