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再把姑娘接过来,依附金家过日子。”虽金擎桂也有好意,但这会子,她不肯回江南,事事顺着冷氏和稀泥,也不像是要跟他同甘共苦的意思。

三连襟站在一起,拍拍彼此的臂膀。

“金家大姐有那样的心思,也不足为奇。大姐夫若看不过去,大可以回到江南,眼不见为净。可叹我这样的人,没个地方可去;就连想置办个家,都有心无力。想跟岳母借几两银子,借不着银子,还碰了一鼻子灰。岳母撺掇我来讹诈大姐夫银子,说大姐夫是惊弓之鸟,只报上我跟太上皇亲近,大姐夫就会乖乖送上银子,我是不肯做那事的。大姐夫有什么难言之隐,只管跟我说,能帮到的,虞某一定会帮。”虞之洲叹息间,偷偷去看玉破禅、黄家姐夫的脸色,只要玉破禅松口免去两千两银子亦或者黄家姐夫大方一些,借他一些银子,他就不虚此行了。

黄家姐夫立时要开口问虞之洲想跟冷氏借多少银子,肩头就被玉破禅按住,改口道:“不过些许小事,已经跟户部交割干净了。”

玉破禅笑道:“长孙殿下果然仁德,难得深得太上皇宠爱。”一句虚话后,愣是不提银子的事。

虞之洲心中懊恼,只得拉下脸直截了当地借银子,“大姐夫没事就好。既然没事,大姐夫家乃是富商中的富商,借给小弟些许银钱,叫小弟脱离困境,应当是能够得吧?”

虞之洲的处境绝对算不得困境,身为先太子之子,能够在太上皇、太后身边衣食无忧,自由出入明园,比起宁王、英王的子孙,下场不知好了多少。

玉破禅不肯叫黄家姐夫借银子,但黄家姐夫出身商户,自小就知道达官权贵身边的人,哪怕是个小小管事都得罪不得,不然,指不定哪一日就吃了暗亏,“三妹夫要多少?我包袱被岳母扣着,年关将近,铺子里忙得很,银钱轻易动不得,身边只剩下一千多两,三妹夫要,只管拿去。”

虞之洲只觉一千两还不够塞牙缝,但好歹借出了一些,聊胜于无,于是就说:“我欠了六妹夫一些银子,大姐夫替我还了吧。只是我足足欠了六妹夫几两千多两,只怕……”眼巴巴地等着玉破禅说句自家兄弟,然后把欠债一笔勾销。

黄家姐夫不知虞之洲欠的是玉破禅的银子,不由地尴尬了,心知玉破禅绝不会要他的银子,毕竟他白送了粮食;那么玉破禅只能把这笔债一笔勾销,白赔了两千两。

“一笔勾销了吧,三姐夫就别惦记这事了。”玉破禅笑了。

虞之洲见果然如他所料,心喜不已,又无奈道:“大姐夫再把那一千两借给我吧,过年了,太后、太上皇、皇上、皇后、宸妃,哪一处都马虎不得。”

“……好。”黄家姐夫道,见虞之洲告辞,就跟玉破禅一同送了他两步,待见虞之洲走,就对玉破禅惭愧道:“早知道是你的债,我就不开口了。”

玉破禅笑道:“大姐夫不必把这事放在心上。毕竟,房契还在金家祖母手上呢。”虞之洲把屋子收拾得再好,最后屋子也落不到他手上,他自以为可以避开金老夫人得到那宅子,殊不知,金老夫人才是不肯吃亏的主。

虞之洲免去了两千两债务,又白得了一千两——说是借,但他就没想过要还,只觉得无债一身轻,回到老宅,泡了个温泉澡,第二日,就回明园,先给太后送了礼,太后早听太上皇叮嘱过,只笑着说一切有她做主;虞之洲又向宫里递帖子,跟皇后宁氏、宠妃宸妃都见过了,又打点了一番宫里有头有脸的太监宫女,只听众人都说皇帝要给他差事,喜不自禁地想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

过年时候,虞之洲顾不得去听金兰桂说金家里头金朝梧跟宁氏吵架;金擎桂苦求黄家姐夫留在京城等话,只觉得黄家姐夫十分厚道,就又去寻他。

寻了两次,黄家姐夫说起放债的事,虞之洲认定了黄家姐夫不敢跟他要银子,于是狠狠地写下欠条借了不少银子。

宫里正月十五宴席上,太上皇随口说了句“年后之洲还不在新家摆乔迁酒吗?”一句恰和他心意的话,再听皇帝说“之洲也该领个差事了,不能其他兄弟都忙着,就他一个人闲着”,不由地心花怒放,面上越发谦和起来,忍不住去想皇帝要给他的差事是什么。

出了十五,二月中旬,虞之洲就急赶着在钱家老宅摆下“乔迁酒”,早听说他这宴席上会收到圣旨,他不禁紧张地期待起来,一边想着以他的身份,太上皇、皇帝不会给他什么好差事;一边又想着兴许太上皇又惦记起他父亲,心存愧疚,所以要重用他呢?

摆酒那一日,皇亲国戚、公侯伯爵都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