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江湖上不通报姓名,便有不愿深交的含义。苗当家的一番客气打了水漂,心下不免有些不悦。但想起这位少年先前喊话自称苏州白家的子弟。细细打量之下,二人又是气质非凡,明显并非池中之物。一时也不敢怠慢,便道:“自然无碍,在下这就备船。”他回头喊道,“老彪!”

隔了好一会儿,才有脚步声上来。舱门被人推开,一个身形干瘦的汉子垂首走进来:“当家的,您叫我?”

这么个面貌瘦小的人,名字居然叫“彪”?郭临觉得这反差有点意思,抬头望去,却见那老彪一双眯眯眼,看似朝着苗当家,实则却在盯向己方。

她心中一凛,电光火石间突然想起原先船上的那名大汉,死之前骂了句“他妈的个金线彪真不是个东西,江上拼不过,就找南蛮妖女来帮……”

她猛地抓住陈聿修站起身,然而下一瞬,身边的苗当家“咚”地一声先一步摔倒在地。郭临一声怒吼,可周身力气渐消,眼前的景象也在旋转晃动……

昏过去的那一瞬,她忍不住也跟着骂了句“他妈的……”

不知过了多久,郭临缓缓睁开眼睛。身下是坚硬的木板,细感之下似有晃动,看来还在船上。她轻轻动了动身子,发现脚和手都被绑住了。

陈聿修躺在她身边,也被人绑了。郭临近距离地看着他眼弧垂下的纤长睫毛,心中微微一叹。倏忽间,感到隔着几层舱壁外隐约有窸窣的人声。她凝神静气,运功放大耳朵听感。

“……与那头联络上了没?”声音虽弱,但还是能听出语气中的妖娆妩媚,正是那南蛮女。

“刚刚得来消息,殿下已经出发了。”这声音猥琐干瘪,应当是那金线彪的。

可让她震惊的却不是这二人串通……而是,殿下?!这种称呼,难道南蛮果然如她和陈聿修预料的一样,与京城有牵连吗?

“怎么才出发?这船明日就到地儿了……哦,信来得迟些么,算起来殿下几日前便出发了吧!”南蛮女声音甚是愉悦。

几日前……郭临眉头紧锁,目光晦涩。几日前出发的,不正是七皇子?且他也先他们一步往寿州赶来。

可是,不对啊!郭临眨眨眼,又想道。若七皇子是杀死德王的人,那他何苦还要绑走世子?这事儿闹得越大,不是越难收场吗?

不管怎样,眼下还是先逃离这个困境。郭临蜷起手腕,在衣袖缝中摸索着事先藏好的刀片。刚一动,便听到那屋中的二人又说话了。

“那白家的两人怎么处置?”

“哼,两个郎君长得倒挺俏,尤其是那个不会武的白面书生。”南蛮女说着,还啧了啧嘴。

金线彪迟疑了下,压低声音道:“毕竟是白家的人,还是莫要轻举妄动。”

又一人道:“可是老大,我听那人说话,只有些许的苏杭口音,反倒是北方腔音更重。白家人一贯不能去北方,您看……”

这小厮耳朵倒灵敏,郭临有些吃惊。却听金线彪斥笑道:“呵,你以为白家人不能去北方,他们就当真不去?暗地里怎样谁知道呢,如果这二人是白家在北方偷偷布下的探子,说不准还能就此敲上一笔。”顿了顿,他又叹息一声,“还是算了,万一惹到白家,多出许多麻烦,会坏了我们的大事。到了下一个码头,就把他二人丢上岸吧。”

郭临细想一番,觉得这倒是个不坏的主意。

*

三日后,光州城中的一间敞篷茶坊内,郭临和陈聿修坐在门口的席位上,等着小二上食。

知道金线彪不会把他们二人怎么样后,郭临便拍醒陈聿修,和他一番密语。二人演技超神,配合默契,顺利地混下了船。离开了江上后,郭临与陈聿修徒步行到一个镇上,买了两匹马,一面打探消息,一面前行。行了三日,终于抵达了与寿州相邻的光州。

陈聿修喝了口碗里的稀粥,抬头朝外看去。不过随意一瞥,却蹙眉细瞧起来。郭临见状,便也回头望去。只见蓬外不远的大道上,一辆高大庄重的红木马车被人拦下,那人焦急地扒开护卫,朝车中人喊着什么。

郭临眯了眯眼:“瞧这阵势,该是此地的父母官了吧。”

“阿临,他们好像在说漕帮的事……”陈聿修压低声音道。

郭临叹口气:“果然是官商勾结。”她抬起眼,无意中瞧见拦车之人一张一合的嘴,便读出唇语:“……城北的农夫……但那把剑似乎是楚世子的东西。”她猛地住了嘴,和陈聿修对视一眼。

“楚世子的东西?”车中的光州知州一个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