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页)

将军流血,岂止在战场?杨县长肃然起敬。

王耀武“嘿嘿”地笑起来,指点着刘骁说:“你这小子,出口成章呢。张灵甫chaye。chaye推荐你从事战地宣传,还真用对了人!”

刘骁不好意思地挠着脖子笑了。见旁边又有参谋请军座接电话,便对杨县长说:“我再带您去五十八师,拜访一下张将军。”

两人匆匆告辞军座出来,在大门口迎面撞见一个身穿军装、头戴钢盔的人。“刘记者!”刘骁定睛一看,好不惊喜。自刘记者送他来到七十四军以后,他们之间除了书信联系以外,便再也没有见过面。

几乎就在云头山打响的同时,rì军集中两万重兵,对上高正面发起总攻。被誉为抗战以来“最jīng彩之作”的上高会战,自此迭起,以冲天的爆炸、耀眼的火光、惨烈的呐喊和横飞的血肉掀起阵阵惊涛骇浪。

为给两翼友军争取到反包围的宝贵时间,我七十四军死战不退,天地为之变sè,江河为之哽咽,鬼神为之抽泣。

五十一师作为机动部队,承担起战场抢险队,奋勇无比,哪里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五十一师弟兄们的矫健身影,师长李天霞因而被友军各部一时传诵为“神箭。”

3月22rì,rì军突破锦江,五十七师三面受敌。关键时刻,五十一师一个团火速驰援,机枪三连中尉排长周阳第一个冲上制高点——华阳峰,面对上有敌机、下有敌炮的狂轰滥炸,他坚守阵地,多处负伤。弟兄们劝他撤退,他说:“再退就退到长沙去了!”

周阳是湖南道县人,黄埔十六期生,牺牲时年仅20岁。

排长的壮烈牺牲,激起全排弟兄的满怀悲愤,无一人动摇,无一人后退,直到全部战死。

制高点决不能丢。

敌我双方展开殊死争夺,阵地几易其手。

兵力拼光、子弹打尽,在山下督战的五十一师政治处处长毛永奇毫不犹疑,手举他曾经在西北军用过的鬼头刀,奋力高呼:“天地作证!该我们上的时候到了!!”遂率身边最后一个班的宪兵冲上山头,用大刀、刺刀与残敌肉搏,方在最后一刻保住阵地。

下陂桥至石洪桥一线,距上高城只有4公里。

然而,就是这4公里路,成为rì军可望不可即的天堑。

3月23rì凌晨,8架敌机带着旋风俯冲下来,低低地擦着树梢一掠而过,一排排燃烧弹便落地爆炸,山上山下顿时火光冲天,巨大的火舌肆无忌惮地舔着头顶上的黑云。

将士们在火海中打滚,试图扑灭身上的烈焰。

而铺满山野的rì军已步步逼近。

苦苦支撑在这里的五十七师补充团,已不足1个营,代理团长张泽霖的身边只有20余人,他们的头发被烧焦、棉衣被烧破、手足被灼伤,从心里到嘴里都充满对敌人的仇恨和蔑视。听着rì军冲锋越来越近的“耶耶”声,这些刚刚闯出鬼门关的弟兄,一边把手榴弹摆上战壕边,一边“哈哈”地笑着对长官说:“小鬼子又喊我们爷爷了!来,爷爷给你铁花生米吃。”

“老子们那有这种龟孙子!打!!”张泽霖豪气万丈。当援兵赶到石洪桥,山头上只剩下两个班长和五名士兵。张泽霖被抬下阵地的时候,浑身是血,但心脏还在顽强跳动。。)

155狙击毙敌

155狙击毙敌

硝烟弥漫锦水急,油火正烧胡虏肉。——蔡仁杰

负责北路进攻的rì军情况也十分不妙。该路rì军攻克奉新后,主力西进,遭遇预9师阻击。

为打破僵局,在黄昏时分,该部一千多名rì军由潦水南岸第19师与预9师结合部的间隙钻入车坪、棺材山一带,于11时宿于伍桥河。

3月17rì,罗卓英得悉rì军已分路进抵南山河、村前街及高安城东北的火凌山附近后,对部署做出如下调整:

“令任务为诱敌作战之70军作离心退却,待敌分离后再对敌反击,并由抚河东岸抽调第49军之第25师王克俊部兼程西进,于樟树之侧击敌人。”

74军五十八师的防御阵地在下陂桥。

这里群山与平畈犬牙交错,地势险要,山地作战最大的长处就是便于凭险据守,可以建立多层火网,设置各种障碍。张灵甫养伤期间,可没闲着,躺在病床上潜心研究战略战术,针对敌强我弱的态势,专门写出两篇如何在劣势装备下进行山地战、河川战的心得文章。现在,是要用实战检验他的新理论了。

山地作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