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 (第1/4页)

我犹豫一下,最后还是摊开掌心,道声“有劳”,让他把那一瓣连皮的橘子放在我掌心。

锡保绕开我,向太子那儿走过去。

太子跟锡保掩在一旁,低声商议了一会儿,公布他们决定登台演出《空城计》,太子自荐扮演诸葛孔明,锡保饰司马懿。

《空城计》出自《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又称“失空斩”,乃是一出与诸葛亮有关的戏,故事取材于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司马懿乘胜取诸葛亮驻地西城。因精锐部队俱被遣出,西城空虚。在万分危急之中,诸葛亮定空城之计,令将城门洞开,只带二琴童自坐城头,抚琴饮酒以待司马。司马懿兵至城下,见状生疑,素知诸葛谨慎,怕中诸葛埋伏,不攻而退。及至探明西城确是空城,立即回军,诸葛亮已调来赵云,惊退司马。我近几月跟在康熙身边,着实看了不少名戏好戏,外加前不久在畅春园金桂轩戏楼刚看过这出,也算熟悉。

太子果然很会挑戏,“诸葛大名垂宇宙”、“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被誉为“三代以下第一完人”、集“三达德”——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诸葛武侯,千古风流、羽扇纶巾、有美兼备,书中描写相貌又是“容貌甚伟”、“面如冠玉,飘然有神仙之态”,什么好处全给太子占光了。

反观司马懿一角,诸葛亮生平对手前有帅哥加天才的周瑜,后有欺骗曹魏三代君臣的大阴谋家司马仲达,虽然史称其“天姿迈杰”,比之诸葛孔明可就是生儿子没屁眼的奸人一个,真是陪太子读书难,唱戏更难。

康熙就爱听《空城计》,十分高兴,因场内戏装什么都是现成的,催太子、锡保分头到里面上了扮相出来亮一亮给他看,却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原来他二人不知在里头捣的什么鬼,化妆服饰都对,只是耳朵上挂的胡子错了套儿。

京剧里男子一到三十岁以上,就都戴胡子,也叫“髯口”, “胡子”很讲究,名称也很多,比如只有三绺的“黑三”、“白三”,还有“白满”、胡子繁密不分绺的“黪满”等等,锡保的司马懿是花脸,也还罢了,可是太子扮演羽衣纶扇的诸葛亮,却戴了司马懿的胡子,叫人如何不笑?

他两个对望一望,当场把胡子摘下来换了,偏偏太子又嫌诸葛亮的胡子不合他尺寸,宫内专掌戏乐的南府总教习太监给他连取了几副胡子试戴,均不满意,只好令人专程跑回后宰门南府去取存货。

但一来一回要费时间呐,太子总不能就这么光着嘴巴上台唱戏?可不唱又怕冷场。结果还是锡保聪明,建议在《空城计》开头,孔明一角就由专业演员扮演,演至登城时,始换为太子,如此定可两全其美。

康熙亦无异议,于是胡琴、三弦、锣鼓响,好戏正式开场。

别人指着看这戏心思许是十有八九要放太子身上,不过我对马太子就不敢恭维,反而处处格外留神锡保。

唱孔明的专业老生吐字行腔皆极锤炼,而锡保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人,我光看他的勾白粉脸,相对司马懿应有的扮相来说,已是过于漂亮了,实在很难想象他要怎样演好行内常用“铜锤”代表唱功,以嗓音宏亮著称的花脸司马懿?

我在这空捏一把汗,却不料锡保才一登台,一亮相,一开腔,霎时就得了个满堂彩,他的声音跟他的人简直没法对到一块,十分高亢,却半点也不刺耳,且一唱一念、一举一动,俨然有范。

京剧唱腔节奏可分为板眼,强拍为板,弱拍为眼,一般票友只知弱拍起唱, “眼”上张嘴、眼起板落,锡保却可做到“踩味儿不踩板眼”,并非简单地被节奏约束、被音乐“拿住”,不仅每每转板过程中启承转合所需要的先“撤”后“催”,也就是未快先慢之法度拿捏的恰到火候,更难得连一代奸相司马懿的唱腔的劲儿、味儿、气儿、字儿均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硬里子真正不晓得浸淫了多少灵气功力。

冷眼旁观,连四阿哥也听得十分投入,手指暗暗在桌上击节打拍,我惊艳之余倒生出兴趣想看看太子到底怎样才能和锡保配上戏而不至于塌台的了。

()免费TXT小说下载

唱到第十五场,大锣一击,台上众演员将官齐道一声“有!”。

太子戴好新胡子,从后台悄悄儿上来,换了城头的演员。

而锡保正演到司马懿为诸葛孔明所惑不敢进城的一段,闪锤,唱四分之一板【流水】:“听老夫一令!坐在马上传将令,大小三军听分明:哪一个大胆把西城进,定斩人头不徇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