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 (第1/4页)

田丰的话最终促使袁绍下定决心,一面派人送密信前往蓟县,一面加紧进行夺取冀州的军事准备。

……

当袁绍密谋夺取冀州时。南阳太守孙坚与荆州牧刘表之间的矛盾也迅速激化,终于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

汉献帝建安元年10月,袁术率大军离开洛阳返回扬州,途中曾要求荆州牧刘表供应军粮,为刘表所拒绝,袁术遂怀恨在心,回到寿春之后便令庐江太守刘勋领兵两万出屯寻阳,从陆路威胁江夏,又令大将雷薄率领水军八千屯于柴桑,从水路威胁江夏。

然而刘勋、雷薄这两路军队只不过是疑兵,袁术真正的杀手是南阳太守孙坚。

当刘勋、雷薄成功地将刘表的军队大量吸引到江夏设防之后。南阳太守孙坚率领八千精兵绕开了刘表重兵设防的筑阳、蔡阳,先长驱往东经随县再向南翻越绿林山进入南郡,五日之内长途奔袭四百余里,突然出现在襄阳城下!

刘表一夜醒来,突然发现城外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军队时,不由大为吃惊,一边急令妻舅蔡瑁加强防御,一边派人从水路前往江夏,急令江夏太守黄祖率军回援。接到刘表急令,黄祖不敢怠慢,急命都尉李通率三千精兵为先锋,自己则点起水陆两万大兵浩浩荡荡地杀回襄阳来救刘表。

然而,黄祖大军还未到襄阳,便在黎丘中了孙坚埋伏。

一番激战。黄祖麾下两万军队全军覆灭,都尉李通也被孙坚部将黄盖一箭射杀,江夏太守黄祖仅以身免。此后不久,刘表从子、长沙太守刘磐以都尉黄忠为先锋,点起八千精兵来解襄阳之围,亦被孙坚所败。

襄阳被围数月,数路援军皆被孙坚所败,城中粮食告急。

刘表迫于无奈,只得接受谋士蒯越的建议,令蔡瑁、张允整顿水军,从水路突围逃往汉寿(西汉时荆州州治所在地),以暂避孙坚兵锋。一边又派人潜往寿春,以重金收买袁术心腹谋士金尚。

金尚遂向袁术进谗言,说孙坚自恃功高。经常在黄盖、程普等部下面前流露出对袁术的不敬之意,久有自立之心,袁术听信了金尚谗言果然开始怀疑起孙坚来。便断绝了对孙坚军的粮草供应。

刘表军又趁机散布谣言,孙坚军军心动摇、攻势受挫。

刘表部将韩玄、韩嵩终于在当阳挡住了江东猛虎的猛攻,这时候,江夏太守黄祖屡败屡战,又募集了八千新军卷土重来,趁机夺回襄阳并成功地切断了孙坚军的退路,孙坚军立刻陷入了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绝境。

经过一番苦战,孙坚最终杀透重围、回到南阳,然而刚出征时的八千大军已经只剩下了八百残兵败卒!

第223章 休养生息(马超的初阵)

当中原地区狼烟四起,各路诸侯开始互相争战时,马屠夫却在休养生息。

北地平原,既为银川平原。

银川平原面积将近两万平方公里,河水(黄河)横贯其间,流长将近四百公里,战国时,秦便开始在北地平原开凿水渠、张水灌溉,到了西汉时又在秦渠的基础上开凿汉渠。令北地平原的灌溉系统更为完善。

到了后来。银川平原更是博得了“塞上江南”的美称,成为中原文化、河套文化、伊斯兰文化、西夏文化等多种方化的交汇点,最终造就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不过,秦和汉对北地平原的开发都是相当有限的,即使在汉桓帝最鼎盛时期。北地郡的总人口也不过一万八千余口,这些人口散布在富平、灵武、廉县各地。对整个平原地区的开发利用都是微乎其微的。

直到马跃尽迁关中百万人口进北地,这片广茅的平原才迎来了勃勃生机,最终成为塞上、乃至北方最大的粮仓。

……

汉献帝建安二年(189年)4月(农历),经过数十万民夫将近半年的开凿,沮授渠(后世对沮授负责开凿的水渠的称呼)轮廓初显,沮授渠分为南、北两段,分别横贯河水南、北两岸,几乎将整个北地平原囊括进了灌溉范围之内。

不过这时候河水上游普降暴雨,河水流域开始进入一年一度的汛期,不断上涨的河水水位对两岸平原上的麦田构成了致命威胁。

沮授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要保住河水两岸的麦田。就必须调集民夫加固河水大堤。如此一来就没有时间抢修、疏通水渠,一旦形成河水倒灌,水渠就会被大量淤泥堵塞,这样一来就算是前功尽弃了。

如果要抢修、疏通水渠,就无法保住河水大堤,一旦河水决堤两岸即将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