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1/4页)

刘备摇了苦笑道:“谁知道云长去河东干什么,不过三弟你找云长什么事?”

“没什么大事。”张飞懊恼道。“只是想到了一招矛法,想和二哥切磋切磋。”

……

河东,安邑。

在汉末。河东卫家其实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只是普通地商贩之家,地位甚至还不如一般地农民。根本算不上士族。而且河东卫家跟武帝时地大将军卫青半点关系也没有。武帝时地卫家因为太子之乱已经被灭族。

河东卫家本是代郡人卫高后人。真正兴起是在曹魏时期,因为卫觊当上了魏国地尚书。从此卫家才济身士族行列。到后来。卫家的卫瓘还成了晋朝地司空,显赫一时。不过现在。连曹操都还只是州牧。卫家当然不可能发迹。

不过卫家次子卫宁。表字仲道。在河东甚至是京畿洛阳都算小有名气。

这不但因为卫仲道本身勤奋好学。还因为他拜了个好老师,这位老师不是别人。就

蔡。卫家虽是商贩之家,但家境殷富,所以卫仲问,卫父又不惜重金让其拜入名士蔡门下。

卫家在安邑城西开了家绸缎铺。

这天晌午时分,卫家绸缎铺街对角地茶楼里来了条身高九尺、脸如重枣的大汉,这大汉要了二楼临街的一间雅座,要了壶清茶又将伙计唤入雅间问起话来。

“伙计,街对面这间绸缎铺生意不错啊,知道是谁开地吗?”

“这哪能不知道,卫家开地呗。”

“卫家?”

“对,鼎鼎大名的卫家,殷富之家啊。”

“哦,听说卫家有位公子很有名,是吗?”

“客官您说的是卫家二公子卫宁吧?嘿,还别说,这卫家二公子还真是有学问,长的也是一表人才,还拜了洛阳城里地大名士蔡当老师,还有啊,这老师很快就要变成岳父啦,卫家这下算是发迹了,攀上高枝喽。”

大汉砸了砸嘴巴,默然无语。

伙计又道:“知道蔡是谁吗?朝廷里的大官,说了您也不知道。”

“行了行了。”大汉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忙你的去吧。”

是夜,月黑风高。

一名歹人趁夜摸进安邑城东卫家,卫家老两口,长公子,二公子,仆人丫环,伙夫、马夫、护院,满门上下二十余口全部被杀,无一幸免!河东太守吕布勒令安邑县令查了数月毫无结果,遂成为一桩无头公案。

……

;_州,泰山郡。

;_州牧曹操正率领郭嘉、荀彧、荀攸、程、陈宫等谋士出巨平以西百余里,深入黄巾贼寇的势力范围察看山川地形,忽有小校来报,前方有三千贼兵正在沿途劫掠,很快就要杀到曹操面前了。

时曹操帐下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藏霸诸将皆领兵在外,只有曹仁之弟,小将曹纯引两百骑兵护卫在侧。众急劝曹操避走时,小将曹纯策马出列,疾声道:“事急矣,主公可速走,某来断后。”

言未已,前方杀声大起,黄巾贼兵已经漫山遍野掩杀过来。

曹操打马急走,曹纯遂引两百骑兵迎击。两军相交,曹纯手起一枪刺黄巾贼将于马下,两百骑兵趁势掩杀,黄巾贼兵四散而溃。曹纯引军追杀百余里,斩首数百大胜而还,曹操手抚纯背叹曰:“子和(曹纯表字)真吾之樊哙也。”

……

西海。

日律推演部的王庭沐浴在一片静谧的夜色里,阿日勒地王妃正在圆顶大帐里给两位年幼地王子讲述鲜卑祖先跋山涉水前来西部草原地英雄事迹,年长的萨满则在圆顶大帐外地马车上拉着苍凉的马头琴。

王庭四周稀稀落落地散布着数百顶大帐,还有上千顶毡包。

现在已经是深秋,即将入冬的季节了,西海岸边的水草已经枯萎,原本聚集在这一带游牧的牧民们已经四散离去,只有等到来年春天草长莺飞时候,他们才会再次回来,再次聚集在西海王庭。

那时候,不但牛羊牲畜忙着交配繁衍后代,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鲜卑人也将抓紧时间交配、繁殖后代。

圆顶大帐外,数十名身材雄壮的王庭护卫手持长矛、迎风肃立。

更远处,一队队的巡游骑兵正在栖息地四周游戈,警惕地搜视着苍茫的大草原,随时准备迎击可能出现的敌人。

一切显得如此地安静、祥和。

没有人意识到危险正在降临。

恰乌云蔽日,大漠上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一支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