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 (第1/4页)

关就会裹足不前,更加不足为虑。”

“平!”

马跃重重一掌拍在桌案上,沉声道:“只有曹操、袁绍、袁术、孙坚这十三路诸侯的东路联军,才是我军的心腹之患。”

贾诩又道:“这一次,主公总共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其中乌桓狼骑、月氏从骑、三十六羌精兵合计两万余人,是我军精锐中地精锐;北地屯田兵十万,其中两万人经高顺将军训练,可以一战;段煨、杨奉两位将军的八千旧部,以及投降的两万凉州乱军都是百战老兵,不过未经整合难当大任;其余新募的两万羌兵还有三万西域胡骑更加不堪重用,也就是说,我军真正可战之兵其实只有四万余人。”

“四万人?已经很多了!”

马跃目光灼灼地盯着桌案上的地图,许多年以前那种命悬一线、朝不保夕地感觉突然之间又回来了。

“北路、南路、西路联军先不去说他,中路联军虽然号称三十余万,其实可战之兵绝不会超过十万!袁绍原有两万精兵,新近收编了韩馥旧部,总兵力恐在十万以上,但以袁绍多疑的性格以及对曹操的猜忌,最多派出两万精兵参战;扬州刺史袁术麾下虽然兵多将广,可惜号令不一,真正隶属于袁二自己地精兵却是少之又少;其余许贡、陈纪之流不值一提,真正值得警惕的却是曹操、吕布还有江东猛虎孙坚。”

“不过……”马跃说此一顿,目露阴狠之色,阴恻恻地说道:“联军兵势虽盛,却有个致命地弱点。”

第236章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致命的弱点?“傅神色一动,问道,”主公是指联一,难以形成合力?“

“不。”未等马跃回答,贾诩便已经应道,“陶谦、刘表重名声,袁绍、孙坚重实际,其余闵贡、袁遗之流只是人云亦云之辈,尤其曹操此人极善笼络人心,更加惯于借力使力,有他居中调停,联军要想实现号令统一绝不是什么难事。”

……

许昌,联军大营。

曹操手持圣旨,高高在上,袁绍、袁术、陶谦、孙坚、吕布等各路诸侯跪倒一地。

“诏曰:袁绍为大将军,袁术为车骑将军,孙坚为骠骑将军,吕布为卫将军,陶谦为轻车将军,其余各路诸侯皆为将军,天下各路诸侯所有兵马皆受大将军节制,但有调谴,绝不可借故推委……”

曹操念到这里停了一下,冷眼旁观,只见袁绍的脸色一轻。

“……丞相曹操,参谋军事,尽心辅佐大将军,车骑将军袁术,轻车将军陶谦,着即从徐州、扬州调拔粮秣,以供应大军讨逆所需,其余诸将皆整顿军卒,当与马逆倾力一战,以匡汉室,钦此。”

……

洛阳,马跃官邸。

傅又问道:“难道是联军的粮草不继?”

贾诩道:“冀、徐、扬州殷富,联军粮草无虑。”

傅道:“如此,下官却不知道联军的致命弱点为何了?”

马跃道:“很简单,联军兵力虽众……却没有骑兵!”

谋士法真忧心冲冲地说道:“可是主公,三年前十八路联军也没有什么像样的骑兵,反观董卓,麾下却有凉州精锐骑兵十余万,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董卓兵败水、虎牢,最后连洛阳也沦陷了。”

“那是董卓。不是本将军!”马跃狠狠地挥舞了一下手臂,喝道,“薰卓以精锐骑兵扼雄关而守,坐等关东数十万步兵上门来攻,已经犯了兵家之大忌,焉能不败?若当年换了本将军坐镇洛阳,当以少量精锐步兵死守水、虎牢,复以大将率三路精锐骑兵出侧后,以流寇战术袭扰冀、青、扬、豫、兖诸州。十八路诸侯见后院起火自然退兵。”

“哦,这么说主公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傅道,“不知这一仗该怎么打?”

……

许昌,袁绍中军大帐。

一人多高的屏风上已经悬挂起一幅山川地形图,中路联军十三路诸侯以及各自手下的大将、谋士们围着屏风站了半圈,曹操站在人群最里处,手指地图正在解说。

“根据细作传回的情报。这一次马屠夫集结了月氏、乌桓、羌、秦胡、西域胡骑等治下蛮夷,连同凉州汉军共计二十余万大军!”曹操说此一顿,不无感慨地说道,“真是没有想到啊,短短三年时间。马屠夫地军队居然便已经多达二十余万了。”

袁术道:“二十余万又如何,不过是群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曹操淡淡一哂,也不反驳。接着说道:“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于西路、北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