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部分 (第1/4页)

在比赛开始之后,落后的巴西队向中国队的球门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确实非常猛烈。

这从技术统计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利用出色的技术控制着足球,控球率节节攀升。相反中国队被他们压制住了。

但这种感觉是有欺骗性的。

因为虽然他们的控球率很高,却没有一脚射门。

比赛在巴西队的猛攻中过去了十分钟,他们却连一脚射门都没有。

这实在是和超高的控球率自相矛盾。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巴西队的控球基本上都是无效控球,他们并没有能力直接威胁到中国队的球门。

事实上也是如此,巴西队的猛烈进攻主要都体现在他们个人的单打独斗上。

丢球了之后的巴西球员确实被激怒了,但愤怒并不总是好事,尤其是在足球场上。

当球员失去理智之后,他们往往会选择更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比如在进攻的时候,传球给队友太麻烦了,还是自己带球突破更简单高效。

于是体现在比赛中,就是这十分钟里,巴西球员更多的进行了个人盘带和控球,而之前几场比赛他们那种短传配合见不到了。

这种突破就像是潮水一样,从海平面奔涌而来的时候,看起来气势如虹,可是一旦接近中国队的防线,就会像是撞上了堤坝,激起浪花千万朵,但却并不能摧毁大堤。

中国队从前场、中场一直到后场都贯彻执行的抢逼围防守策略,将巴西队分割包围,不会传球的他们只想指望个人能力,能够威胁到中国队的球门机会确实不多……

有人担心中国队进球太早,激怒了巴西队,是不利的。

但实际上,中国队的球员们很清楚,他们就是要激怒对手,就是要让对手失去理智,这样的巴西队反而是最好对付的!

比赛第十分钟,电视屏幕上打出了结束统计,控球率上巴西队以百分之六十九占据绝对优势,可是他们的射门次数确实……零!

有电视机前的中国球迷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在微博上发文大感意外。

“这还是我们熟悉的巴西队吗?”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惑。

第510章 射门次数

巴西队全场比赛的第一脚射门出现在第十三分钟。

当时内马尔在边路盘带的时候被张琳鹏绊倒在地,主裁判吹了张琳鹏犯规,同时给了巴西队一个边路的任意球。

内马尔开出来的任意球被蒂亚戈·席尔瓦在门前四米的地方顶到。

但是这个球蒂亚戈·席尔瓦却顶高了。

在足球高高飞出横梁之后,门前的孙盼吹了一声口哨。

蒂亚戈·席尔瓦落地之后瞪了孙盼一眼,孙盼却视若无睹。

既然巴西人着急上火了,那就再给他们加点油嘛。这是孙盼的想法。

“巴西队终于有了第一次射门,但是这次射门却高的离谱!”贺平抓紧机会嘲讽巴西。虽然巴西队在国内拥有大量的拥趸粉丝,可是贺平并不担心自己会因此得罪那些巴西的球迷,这种时候,全中国人当然都是国奥队的球迷了,他们都希望最后赢球的人是中国队。

※※※

蒂亚戈·席尔瓦的这次头球并没有打在门框范围内,但巴西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继续猛攻中国队。

当然,他们的进攻方式也没什么改变,只要他们打到三十米区域附近,他们就会更多的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而不是耐心的传球倒脚。

和中国队靠传球来发动反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这段时间巴西队的攻势很猛,所以大部分时候中国队都被压缩在自己的半场。就算有反击的机会,他们往往也不能投入太多的兵力,三两脚传递就要达到对方禁区前沿。这么踢成功率当然不高。

不过中国队已经领先一个球了,他们倒是可以不用着急。

记得是巴西人。

面对巴西的猛攻,中国队打起了防守反击,这也是他们本届奥运会上的主要战术。靠防守反击他们一路杀出了小组赛,来到了淘汰赛。

不过中国队的防守反击不是那种龟缩在自己的球门前,然后任由对手在外面随意控球的那种防守反击。

中国队的防守反击相对要积极一些,他们的球员会在自己的半场靠人数上的优势来围抢巴西球员,将他们分割包围,令他们彼此之间无法联系起来。

这一招用来对付巴西队非常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