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页)

马齐心里不由暗骂,这倒好,他们连反对的资格都没有了。

李光地却是不愿意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岔开话题道:“皇上这几日不能理政,还望诸位多多辛苦,为皇上分忧。”

“禀诸位大人,一众皇子要进园探视皇上,小的们不敢私下做主,还请大人示下。”一军校在外请示道。

雅尔江阿苦笑道:“这事如何处理?”

在座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康熙若是昏迷几日不醒,新一论的夺嫡之争,立马就会上演,让一众皇子探视,风险太大,不让他们探视,又怕他们借机闹事,这事确实难以处理,几个领侍卫内大大臣都有些拿不定主意,一众上书房大臣亦是默然不语。

李光地轻叹了一声,才道:“召集诸位前来,主要便是为商议此事,一则要确保皇上的安全,二则要维护京城的稳定,再有,便是要尽量防止诸皇子异动。

如何预防?我认为只有不泄漏皇上的病情,方能有效防止,因此,必须严密的控制畅春园,内外皆需严控,不能走漏丝毫风声。

我提议让嵩祝、富宁安二位中堂驻守畅春园,所有人等,一律不得探视。诸位有无异议?”

富尔丹点了点头道:“这也符合皇上严守的旨意。”

马齐却道:“若是有不忍言之事,又待如何?”

李光地淡淡的说道:“有遗诏,则奉遗诏,若是没有遗诏,也唯有听天由命了。”(未完待续)

………【第465章 封锁消息】………

封锁畅春园的消息,一众皇子在不知康熙具体病情的情况下,自是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上,康熙一道谕旨,便足以让众皇子灰飞烟灭,在没有获知康熙病情的确切消息之前,谁敢图谋不轨,可谓是自寻死路。

若想稳定京城当前的局势,防止一众皇子在康熙驾崩之前上演皇位争夺战,封锁畅春园的消息无疑是最好的办法,这一点众人都是心知肚明,因此,皆是默然不语。

马齐心里清楚,康熙出人意料的更换九门提督人选,一下就将十四阿哥置于最不利的地步,李光地提议封锁消息,未尝没有拖延时间以让十四阿哥从容调动兵力的意思,不过,鄂伦岱新任九门提督,也需要时间整合手下人马,拖延时间,对他们八党亦是有利无害,因此,他也缄口不语。

默然半晌,嵩祝才开口道:“封锁畅春园消息,确实利于稳定当前局势,不过,为免让人起疑,是否请几位在京的公主前来侍奉皇上汤药?”

“此议甚好。”李光地颌道道:“皇上素来喜爱荣宪公主,悫靖公主亦是长居京城,就通知二公主和九公主前来侍奉,诸位可还有异议?”

等了一会,见无人做声,李光地扫了几为领侍卫内大臣一眼,才接着道:“皇上的病情能否隐瞒,直接关系到京城的安危,甚至也关系到诸位的身家性命,希望诸位不要有丝毫懈怠。一应宫女太监、值宿兵丁,皆需从严监视,不得有只字片语流出畅春园,为防鸽信。最好再到鹰鹞房要几只鹰来。”

“李中堂老成谋国,思虑周详,实令我等叹服,我等必定竭心尽力,不使丝毫消息外泄。”雅尔江阿肃然说道,而后话头一转,道:“园外诸位皇子又该如何回绝?”

李光地抬头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富尔丹。不动声色的道:“皇上说严守,禁探,这事可是领侍卫内大臣的职责。”

矫诏?雅尔江阿心头一跳,这可不是好玩的。一旦追究起来,可是大罪,但李光地的意思却很清楚,不配合,他们上书房大臣就摔手不管。

富尔丹决断极快。立即便道:“我一直没琢磨出皇上说的后面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原来是禁探,既然皇上有此口谕,那就好办多了。一会,我与简亲王出去传旨。”

雅尔江阿气的直想骂娘。这破事,拉我下水干嘛?不过。他也清楚眼下这情形可不能推卸,略微沉吟,他便道:“皇上召见时,大家都在场,一块去吧,也显的隆重些。”

见雅尔江阿欲将他们都拖下水,伊德三人也是暗暗腹诽,不过,即便再不愿意,也没人敢当场反对,这可是犯众怒的事情,谁也不傻,再说了,法不责众,也没什么好担忧的。

在座的上书房大臣,哪个不是人精,一见这情形,便都心知这是矫诏,不过,也只能在肚子里想想,他们当时不在场,无法对证,而且这事也是为大局着想,事不关己,自然乐的糊涂。

*

畅春园大门外。

一众皇子、公主、额驸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