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且还便宜了兵部尚书府,她对那苏姨娘的恨意就加深了几分。

只不过,她还真没想到,林依云那丫头竟然会有这般深的算计:“让人盯着揽翠阁,及时将和三小姐有关的事情汇报给我听。”

“是。”钱嬷嬷应了声,知道林老夫人这是又打起了林依云的主意,暗自决定往后待林依云的态度要好一些,以她的阅力和经验,又如何看不出只要林依云继续这般经营谋略下去,总会有一飞冲天的时刻,到那时,锦上添花又如何及得上雪中送炭?

林老夫人端起茶杯抿了口,转移话题道:“过几日,各家店铺和庄子的管事会上门送帐薄吧?”

钱嬷嬷愣了愣,下意识地应道:“是。”

“吩咐下去,将他们全部领到梧香院来。”林老夫人眼眸闪了闪,又道:“安排人将菊院修葺一下。”

菊院?那不正是林昱哲居住的梅园旁边的院子吗?

迎着钱嬷嬷疑惑的目光,林老夫人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几日后的某天上午,林老夫人正和钱嬷嬷说话,突然,门口出现了七道或娇俏,或靓丽,或温婉的身影。

“给祖母请安。”

少女那清脆如黄鹂吟唱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久久不息。

大部份老人家最喜欢的莫过于膝下儿孙环绕,林老夫人也不例外。瞧着婷婷玉立的孙女们,林老夫人笑眯了眼:“快,快起来。”

这七人正是以林芷娴为首的四房嫡庶女,除了暂住相府的林芷珊外,其它年满十岁的女孩子均到齐了。只见她们围在林老夫人身旁,你一言,我一语,只将林老夫人逗得合不拢嘴,那张脸更是笑成了一朵菊花。

待到三房和四房的林如慧、林依兰、林晨雨和林巧儿四人离开后,林芷娴才摇着林老夫人的胳膊,娇声问道:“祖母,我们什么时候才到女子书院去上课呢?”

林老夫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眼眸深处掠过一丝阴冷,虽转瞬即逝,却依然被一直悄悄注凝视着她的林依云瞧在了眼里,心里立刻一个咯登。

虽林芷娴将大部份心思都放在了琴棋书画上面,却因为靠在林老夫人身上而敏锐地察觉到了由林老夫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冷意,虽心有不解,依然抬起头,一脸关切地唤道:“祖母?”

林老夫人嘴角坚难地扯出一抹浅笑,轻拍林芷娴的胳膊,又看了看林依云和林蕊燕两人,道:“娴儿,云儿,燕儿,你们已满十岁,有些事情也该明白了。”

顿了顿,林老夫人又道:“我这几天一直在找人帮忙,可上半年女子书院的招生时间已过,按例,每个三品以上大员家眷均有一个插班的名额。原来我想让娴儿去插班就读,但后面一想,娴儿你虽是嫡女,但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卿,不像珊儿的父亲是候爷,若你一人中途插班,不仅影响不好,且极易因为身份的缘故而被人欺负,而云儿和燕儿也都一样,故我就想着,不若下半年你们三人一同入女子书院念书,也不虑有人欺负。”

林芷娴强压下心里涌出来的失望和遗憾等情绪,却因为不知何时生出的那丝期翼而忍不住问道:“祖母,不能再想想法子吗?”虽之前林芷娴因为岁数的缘故足不出户,可孙氏在她满十岁之前就到处打听女子书院的事情了,在前次得知林老夫人的话语时,为了避免林芷娴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激怒林老夫人,从而令她进入书院念书的名额由指尖溜走,故孙氏详细地跟林芷娴分析了一通。

按理来说,眼下,林芷娴不应该问出这样的话,但不知为何,她就是问出来了。话落,她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林老夫人脸上的神色更冷了,只能低垂着头,绞尽脑汁解释道:“祖母,娴儿听几个朋友提及,表面看来,女子书院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招生的要求和待遇相差无几,可实际上那些夫子只对上半年进入女子书院念书的贵女多加关照,且上半年只招三十人,下半年则不限制人数……”

后面的话,林芷娴不需细说,在场的人又有谁不明白?

林老夫人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生出来的烦燥恼怒等情绪,道:“娴儿,这并不是定论。远的不说,就拿文相孙女文心雅来说吧,她也是下半年才入女子书院念书的。可你们瞧瞧,她不仅得了女子书院众多夫子的夸赞,也是同届入学的贵女中最耀眼的,每年的六艺考试都拿头名,还连续三年斩获百花宴魁首,如今可谓是名扬大梁,谁人提了不翘起大拇指夸赞一句!”

“你们是我定国公府的好儿女,有才有貌,心性皆佳,只可惜你们比文心雅小了三岁,否则,说不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