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线-后来 (第1/1页)

后来。 是在大三下学期的某一天,姜泠从教学楼回宿舍的路上和高中仍有联系一个舍友聊天。 不知怎么,突然就聊到了傅砚舟。 舍友问她,“你跟那个谁,就你高三那会儿那个可帅的同桌,傅砚舟,现在还有联系吗?” “他?”姜泠怔愣了两秒,笑笑,“早就没有了。怎么了?” “没事儿,就想起来了,”舍友笑着说,“咱班学委不是跟他一学校吗,说追他的女生可多了。” 姜泠低垂着的眼睫颤动了一下,慢了一拍,“啊,是吗?这不是猜也能想到的事儿,哈哈。” “他眼光是真高啊,都大三了,大四就离校实习了,也没见他谈过一个。” 姜泠:“嗯。” 舍友说,“嘿,我想起来,姜小泠你也是吧?我记得你上次有恋爱的迹象还是在刚大二那会儿呢,那男的追你整整一年,你最后也没答应?” “不合适。”姜泠温声说。 “什么叫不合适啊?你这么漂亮,要不是没见你跟什么男生接触过,我还以为你心里边暗恋谁呢。” 姜泠笑了笑,“没有。遇到喜欢的自然就谈了。” 又聊了些别的。 挂了电话,她轻呼了一声气。 蓝天白云,校园到处是手挽手说笑的同学,手牵手商量去看电影的情侣。 “傅砚舟一直没有谈恋爱”这句话,在她脑海里绕了又绕,姜泠双手插着兜,目光望向远处。 傅砚舟这个名字,其实已经很久都没在她的世界里出现过了。 读书,上课,忙着考证,或者平时刷剧看小说打发时间,那次毕业聚会后,她就没怎么再想起过他了。 他们本来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毕了业就理所当然的断掉联系了。 她偶尔能在他的朋友圈里看到他日常的生活。 打篮球,跟兄弟吃饭。 不多,但也能窥探到他大学生活的一角。 她也不会特意去看,刷到了也许会点个赞。 都有各自的生活,她不想把自己留在那个曾经偷偷喜欢他的原地。 舍友说的追她的那个男生,她也没有刻意避免,只是不来电的人就是不来电。 她可以有意识的让自己去规避傅砚舟这个人带给她的影响,但人总是有那么一个下意识,会不自觉的去对比。 年少不要遇到太惊艳的人,这句话是姜泠上了大学很久后才明白。 大学毕业后,她在本校读的研究生,后来又偶然在某个校友口中听说,傅砚舟出国深造了,他家大业大,又是独子,要继承家业。 校友问她,“我记得你们俩高中好像是一个学校的吧?怎么样,他人是不是真的很帅?” “帅。”姜泠眨了眨眼,玩笑道,“可帅了。我还跟他当过同桌呢。” “哇,那你竟然没喜欢他啊?” “别说笑了,我哪敢,喜欢他那样的人,以后恐怕看谁都入不进眼了,想想就可怕。” “哈哈哈也是……” 也是。 研二这一年,在舍友非要拉红线的热情下给她介绍了个男生,姜泠跟人加了微信。 后来聊了几句就那么沉寂了。 不是对方沉寂,而是她。久而久之,人家也就不愿意热脸贴冷屁股了,或者说看出她没意思了。 她不是擅长跟人聊天的性格,也松了口气。 现在想想,高三那会儿傅砚舟总是坚持不住地捅咕她,没事儿就要跟她说几句,她不理人他就盯着她不动,也是蛮有毅力的。 研究生毕业后在京城找了个工作,公司还算不错,是个上市公司,六险一金,薪资也说得过去,但她辗转了两三年,感觉太累。 同家里商量后辞了,翻出考研那年一起考下来的一堆证书,七七八八,什么都有,摞起来挺厚。 姜泠觉得人生好像跟年少时憧憬的样子一点也不一样。 休息了几个月,她用攒下来的工资去了几个地方旅游,一个人的旅途安静又放松,让她找回了些活力。 玩回来,又找了个跟上个工作差不多待遇,但有双休,成年人的生活大概就这样了。 二十八这年,姜母终于忍不住了,联合姜父开始托人介绍同龄男生,催促她去相亲。 姜泠也没拒绝。 这些年埋头学习,埋头工作,恋爱好像成了奢侈品。 遇不到,不想谈。 有人介绍,她就去。见了几个,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她性格挺没趣的,长相还说得过去,对方看在脸上对她印象不错,想接触下去,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给出的理由大多都是合不来。 倒是也有一个对她挺上头的,追了她挺长时间。 不过姜泠觉得他们相处下来其实更像朋友,她面对他实在没有心动的感觉,对方也看出来了。 最后一次见面,是在自助餐厅。对方笑着对她说,“我觉得你好像把自己封闭起来了,外人没办法走进你的心里。朋友可以,恋人不行。” 姜泠不知道他从哪得出这个结论,有点好奇的笑着问,“怎么说?”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