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谎言3 (第1/2页)

肖筱见他吐在痰盂里的是血,吓了一大跳:“你怎么了?又受伤了?要不要紧啊?赶紧去躺着吧?” 难道未来姐夫医术堪忧?越治越不行?快把人给治没了? 她也看出来了,姜家可扛不住盛家,还指望李宴替自己遮风挡雨呢? 要是李宴去西天了,她这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挡箭牌啊? 李宴见她关切的语气,担忧的眼神,瞬间脑补成:到底是小姑娘,还不会遮掩情绪,满心满眼都是自己。 以后跟了自己,她这样是会吃亏的。 得让自己姨娘多帮衬着她点才行。 不过,这发现让他心情很好,语气温和:“你别担心,我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内伤本来就恢复的慢,先前他为了震慑住盛家父子,又动用了内力,才导致现在又不太舒服。 姜宇可不愿让未来的岳家人,心里认为自己是庸医,因此他上前认真把脉后,也赶紧解释:“李大人是因为先前动手了,才会不舒服,先给李大人熬点粥,等下我再给熬一副药,吃了就无碍。” 肖老娘立马道:“我这就去熬粥,瘦肉粥,青菜粥,鸡丝粥,白粥,李大人喜欢哪一种?” 以前家里虽然是卖肉的,却因为肉价贵,家里难得吃一顿肉,好在日子平淡却太平。 现在家里厨房堆了几百斤的腌肉,还有新鲜的肉,还有米粮满仓,她都担心又要跑路的话,家里的这些肉都便宜了别人。 因此以往让肖老娘割肉,就抠抠搜搜的肖老娘,现在也大方了,做饭也舍得割肉了。 而且有过开饭馆的经验,她厨艺也好了很多。 姜宇就客气的道:“那就劳烦祖母帮着熬一些瘦肉粥。” 又对肖老大和陈奕彬道:“叔,二公子,辛苦你们和我一起去安顿一下随我们一起来的将士。” 姜宇心里明白,在这陌生的村落,肖老大比自己更让当地百姓信服。 因此必须得让肖老大出面,也显得自己尊重未来的泰山大人。 至于陈奕彬,那就是顺带的,不喊他不好意思。 肖老大听到他们说带来不少人,又惊又喜。 惊的是,虽然他现在自认堪比是小地主,但要是来的人多,他怕自己供不起。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喜的是,将士多了,那自家就安全了。 这大冷天的,不到紧要的生死关头,真不愿躲到山上去。 天寒地冻,就怕躲过了兵祸,却被风寒给勾走小命。 不过他现在腰包也鼓起来了,也大方的道:“来了多少人啊?要是百来个人,从家里搬一些肉过去,晚上将就喝点肉汤,明儿让买一头猪宰了,请大家吃肉。” 姜宇就道:“来了近六百人,不过不用管他们,都随身带了两日的口粮。” “原本我们早就该到了,中午遇到想趁乱浑水摸鱼的山匪,就顺手灭了他们,还缴获了一些粮草,叔您不用操心大家的伙食,只是想请你去和村里人说一声,免得大家惶惶不安。” 就连他都佩服现在的山匪,还不到百人,就胆大包天的从几百里外赶来凑热闹,还沿途打劫了村落,逼着几个老实的百姓赶着猪,羊,跟着他们。 还有十几辆牛车上,都堆满了粮食。 被李宴安排着在前面探路的斥侯看见,回报的时候,他们都怀疑斥侯眼睛有毛病。 当然大家很快就反应过来,斥侯那眼神好的堪比晚上的猫头鹰,绝对不可能出错,也不会拿他们的小命开玩笑。 讲真的,不少将士都怀疑,这是不是李大人自己安排的,就是图个领兵打仗运气好的好名声。 这些山匪,简直就像是上赶着来送粮食送肉的,自寻死路。 要是传出去,肯定会说李大人出兵运气好,有如神助。 现在寺庙道观香火鼎盛,就是因为大都百姓都信命。 而跟着李宴的将士们觉得主将运气好,那就会信心十足,士气如虹,对能全身而退,凯旋而归很有自信。 因此等肖老大去路口的时候,就看见很多火把照亮路口,将士们拿着棍子在手忙脚乱的赶着猪羊这些家畜。 边上的牛很悠闲的啃着路边地里的青菜萝卜。 反正此刻的将士们,都很后悔当时让那些被山匪逼着赶家畜的百姓们回去了。 原先他们都觉得这很简单,谁会想到家畜也会越来越难搞? 而徐田村的百姓们,见这些不像正经将士的人,都心慌慌的,深怕自家猪圈里的猪,鸡舍里的鸡,也要易主了。 最怕的就是才到手不久,还没捂暖的大银子,也要带着儿孙们飞走了。 当然,对方人太多,他们都只是怂怂的苟着,绝对不敢吭声的。 姜宇把肖老大和胡百户相互一介绍。 肖老大很快就知道他们为什么发愁,原来他们打过仗杀过人,却不会杀猪。 主要是卫所里有伙夫,平时也用不上他们。 领兵打仗的路上,大家伙最拿手的就是叫花鸡,烤兔子,面对牛羊猪这些家畜,就束手无策了。 毕竟这是好东西,要是吃到满嘴猪毛,怕都会没胃口。 但杀猪收拾猪,那是肖家的老本行。 而且村里人杀猪的时候,也是请几家相互帮衬的,天长地久的,大家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