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章 进退 (第1/2页)

事实上,现在大都孩子都馋,看见他这么大的人还一口糖葫芦,一口糖画,羡慕的口水都控制不住了。 肖大郎也很开心:“对,这边太平,咱们以后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可惜,这美好的愿望,也属于白日梦。 等大家都买好各自想要的补给,集合在一起准备出城。 城门口守着的差役拦住他们:“站住…” 肖家人简直如同惊弓之鸟,都被吓得差点就转身而逃。 幸亏肖老大还没晕了头,知道自己跑不过他们在,而且很没出息的腿软了,只能强自镇定:“大大人…” 差役也没多想,主要是百姓看到他们都害怕,只是公事公办:“前面南山有山匪,庄将军带兵过去平乱,你们要是往那边去,要小心点。” 这也是大人才吩咐下来的,怕普通百姓过去,会给庄将军添乱。 肖老大听到这消息,浑身失去的力气又回来了,赶忙陪着笑脸上前打听:“大人,我们是要去乌伤那边的吴宁县,不知道会不会路过南山?” 他都没来过,根本就不知道南山在哪儿? 很巧,差役也不知道。 现在出行不便,大都人见识不多,隔了千多里路的地方,最多也是耳闻,很少有真的去过的。 除非是走商的,或者是镖师之类的。 但是差役又不愿让他知道自己见识少,干脆黑着脸赶人:“赶紧走,别挡道。”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点,城门口竟然没有车马进来。 要不是对面的是差役,肖老大就怼过去:睁大你的狗眼看看,劳资挡着谁了? 肖老大只能陪着笑脸退后:“是是是,我这就走!” 倒是另外年纪大的衙役开口了:“去吴宁县走的是南山的东边,庄将军他们去南山西边剿匪,你们可以赶路。” “再说南山离这有百多里路呢,你们就算是现在走,起码得明儿这时候到南山。” 肖老大又陪着笑脸道谢,随后回来赶着骡车退后点,问大家:“你们是怎么想的?咱们是走还是留?” 肖筱算是明白什么叫做进退两难了。 要是走,就怕遇上匪徒。 要是不走,这么一大家子人肯定要包个小院子。 而且就算是她舍得花银子,老人也会心疼。 可事关小命,当然要慎重,就算是东边官道没危险,万一遇上逃窜的劫匪怎么办? 肖老娘虽然心疼银子,可是一听到匪徒,就想到先前遇上的山匪,被吓得手脚发软。 她不由庆幸自己是坐着的,要不然怕是已经一屁股坐在地上。 “你们说怎么办?”肖老汉干脆反问两个儿子。 肖老二摸了摸脑袋:“我都听大哥的。” 肖老大也很想别人替他拿主意,干脆看着侄子们。 肖大郎犹豫了下,才强自镇定的开口:“要不咱们先停留两日?指不定明儿就会传来将军剿匪后凯旋归来的好消息?” 肖二郎也附和:“大哥说的对,怕遇上劫匪,停留下来的商户和过路客也肯定有,到时候咱们结伴而行,会更安全点。” 肖筱也回过神:“咱们可以问问有没有顺路的镖局,这样会更安全点。” 吴氏惊呼:“吴家跟着镖队走,听说给了二十两银子呢,咱们哪来这么多银子啊?” 肖筱总不能说,我有银子吧? 这不就暴露了他们得了意外之财,却都自己留下来了嘛? 虽然已经分家,但是逃难后,两家又在一起过的。 她只能尴尬的笑了笑:“要这么多银子啊?” 肖老大也舍不得这么花银子:“跟着镖队走,一般的山匪和野兽是不敢动手,可要是遇到人多势众的山匪,也是没抵抗之力的。” “而且有些山匪,就盯上镖队,因为能让镖师护送,肯定是肥羊。” 肖筱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一大家子又转回去,去找客栈。 南城的客栈比淳安县要贵一点,一两二钱银子一天。 肖老大等大家安顿好,让老二留下守着家里人,自己就带着侄子们出去打探消息。 能打探消息的地方,除了酒楼茶馆,还有赌坊和烟花之地。 他们囊中羞涩,除了去茶馆,别的地方都消费不起。 三人去了三个茶馆,花了十五文钱点了最便宜的茶,听了一个多时辰的八卦,才陆续回家。 肖大郎眉飞色舞:“我就打听到南山离咱们这确实有百多里路,也有人说这边的将士已经灭了好几个地方的山匪窝,看来咱们不用担心了。” 他觉得自己被当成大人看待,爹都没出去,但是大伯却带着他和二弟出门。 肖二郎点头附和:“我打听到的也差不多,听说将士们也乐意去打山匪,能得一笔意外之财。” 肖老大听到的也和他们差不多,但是他总觉得不安心,决定晚上再去城门口和差役打听一下。 还可以去赌坊找看场子的混子们闲聊一番。 于是他就问:“晚食吃什么?” 肖老娘随口道:“粥已经在煮了。” “又吃粥啊?”肖老大对清汤寡水的粥很有意见:“娘,粥不顶肚子。” 肖老娘振振有词:“我还切了五个番薯进去,肯定能顶肚子。” “再说中午油水那么足,晚上吃点粥也不会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