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自古有武痴、花痴等,现在又多了了水痴。可见,这条水渠就是郑国的生命,此刻,郑国也许真的忘记了当初入秦的使命。

“当初,你是不是和吕不韦一起串通好的?”

嬴政问这样的话,大出群臣和郑国的意料,从此刻开始,大家都知道吕不韦将不得善终。

“吕相国目光远大,很有魄力,他知道这水渠将造福千秋万代,没有他,我也不会在秦国呆十年。”

郑国说这话,明显就是说嬴政的目光短浅,真是个修水渠的,连话也不会说。

嬴政被气得脸色发青。吕不韦虽然已经远在河南,可一个小小的水工竟然还对他念念不忘,难道自己就永远也逃不出他的阴影之下吗?

“打入死牢。”

左右侍卫得令后,托起郑国,就往外拉。

“大王,让我继续修水渠吧,这对秦国有百利而一害。大王,让我修吧,大王,你会后悔的……”

郑国已经被拖了下去,他的话还在大殿之上回荡……

嬴政很生气,在大殿上大吼一声,声音如猛虎怒狮一般,百官都战栗不已,恨不得把自己的耳朵赶紧堵上。

李斯面容严峻,一旦间谍的罪名成立,郑国必死无疑。死一个郑国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嬴政会不会就此罢手。李斯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了,毕竟,吕不韦一走,在所有的外客中,数自己最有权威了。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可李斯却不想成为这个出头鸟。 。。

66。逐客令1

郑国水案对秦国政坛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嬴政开始怀疑这些外来客的可靠性了,郑国只是隐藏了十年,万一还有隐藏二十年,甚至更长的呢?生性多疑的他开始对这些外客一遍一遍地过滤,可是却找不到一个百分之百可靠的人,当然也包括李斯在内。在嬴政眼中,李斯只不过就是一个棋子或能出主意的一个精囊,只有要用到他时,才会想到李斯这个人,至于信任,嬴政从来就没有考虑过。

当你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时候,便找不到一个可信之人了,因为你已经先入为主地给别人扣上了“可疑”的帽子,当然就不可能存在信任了。

此刻的嬴政可谓是焦头烂额,没有一丝头绪。他感到很害怕,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身边竟然没有一个可信之人,王,虽然没有同类,注定要孤独相伴,但当四周被可疑的人包围时,这种感觉,就是连王也受不了。

宗室重臣昌平君、昌文君开始借此大做文章,他们上次借茅焦离开秦国,想驱逐外客的目的没有达到。这次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大王,先有茅焦的傲慢,现在又出现了间谍郑国,我们不得不防这些外客呀。”

此刻的嬴政觉得只有这些同姓的宗室也许才真正为大秦的江山考虑,真正能够给予信任。于是说:“防?怎么防?”

“这些人向来傲慢无礼,心中又难忘故国,万一他们都反戈一击,我大秦就危险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大王把他们都驱逐出境。”

这些血脉相连的嬴氏家族中人铁定是为大秦的江山着想,想想他们说的也在理,如果真出现了那样的情况,那还怎么统一六国,光灭后院的火就够受的了。

于是,嬴政果断地颁布逐客令:凡六国来秦之人,一律驱逐不论。

君命难违,没有谁敢和王的命令相抗衡。但这个命令对那些外客来说,无疑于晴天霹雳。昨天还是高高在上的官员,转眼间就被拉了下来,运气差的人可能还要被折磨一番,因为你已经是秦国最下等的人了,除了拥有被欺辱的权力外,没有任何权力可谈。

在乱世之中,想求个安身之所都是奢望。

可悲,可叹……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67。逐客令2

这是一次大规模地逐客行动,无数外客心酸愤懑,数万家庭的命运被改写——昨日的富甲一方顷刻间变得不名一文。

想当初,他们满怀希望来到秦国,为这个国家拼搏奋斗。到最后,却遭到强行驱逐,连个辩解、申诉的机会都没有。

逐客令一下,即日起行,不许延误。他们在秦国积攒下的财富根本就没有时间带走。他们被抢劫了,而且是先被侮辱,然后再被抢劫。面对超级大国的掠夺行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忍气吞声,保持沉默。因为哪怕是只有一丝丝的不满都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初冬的时节,天寒地冻,高远悲怆的天空好像也为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