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 (第1/4页)

奴隶变得比季孙还要富有,不高兴时,也可将将伊尹、颜渊顷刻化作桀和盗跖。然而朱穆却昂然而出,奋不顾身,并不是因为他憎恶荣耀而喜爱羞辱,憎恶生命而喜爱死亡,只是因为他深感朝廷的纲纪不振,畏惧国家法令长久丧失,所以竭尽忠心,报答国家,为皇上深谋远虑。我们愿意接受黥刑,在脸上刺字,脚戴铁镣,代替朱穆去服苦役。”桓帝看到他们的奏章后,于是,下令赦免朱穆。

'5'冬,十月,太尉袁汤免,以太常胡广为太尉。司徒吴雄、司空赵戒免,以太仆黄琼为司徒,光禄勋房植为司空。

'5'冬季,十月,太尉袁汤被免官,擢升太常胡广为太尉。司徒吴雄和司空赵戒,均被免官,擢升太仆黄琼为司徒,擢升光禄勋房植为司空。

'6'武陵蛮詹山等反,武陵太守汝南应奉招降之。

'6'武陵蛮人首领詹山等起兵反叛,武陵郡太守汝南郡人应奉招抚他们归降。

'7'车师后部王阿罗多与戊部候严皓不相得,忿戾而反,攻围屯田,杀伤吏士。后部侯炭遮领余民畔阿罗多,诣汉吏降。阿罗多迫急,从百余骑亡入北匈奴。敦煌太守宋亮上立后部故王军就质子卑君为王。后阿罗多复从匈奴中还,与卑君争国,颇收其国人。戊校尉严详虑其招引北虏,将乱西域,乃开信告示,许复为王;陈罗多乃诣详降。于是更立阿罗多为王,将卑君还敦煌,以后部人三百帐与之。

'7'车师后王国国王阿罗多,和戊部候严皓不投合,阿罗多因愤怒而起兵反叛,攻打和包围屯田,杀伤将吏和士卒。后部侯炭遮率领其余的百姓背叛了阿罗多,向汉朝的官吏归降。阿罗多处于危急之中,被迫率领一百余骑兵投奔北匈奴。敦煌太守宋亮上奏朝廷,请求批准封立后王国以前的国王军就送到汉朝当人质的儿子卑君为王。后来,阿罗多又从北匈奴返回,和卑君争夺王位,得到不少国人的归附。戊校尉严详担心阿罗多招引北匈奴,扰乱西域,就开诚布公地晓告阿罗多,允许他重新为王。阿罗多便向严详归降。于是,改立阿罗多为后王国国王,而将卑君护送回敦煌,将后王国三百个帐篷的民户交给他管辖。

二年(甲午、154)

二年(甲午,公元154年)

'1'春,正月,甲午,赦天下。

'1'春季,正月甲午(二十四日),大赦天下。

'2'二月,辛丑,复听刺史、二千石行三年丧。

'2'二月辛丑(初二),恢复许可刺史和官秩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吏为父母守丧三年的制度。

'3'癸卯,京师地震。

'3'癸卯(初四),京都洛阳发生地震。

'4'夏,蝗。

'4'夏季,发生蝗灾。

'5'东海朐山崩。

'5'东海朐山发生山崩。

'6'乙卯,封乳母马惠子初为列侯。

'6'乙卯(疑误),桓帝封乳母马惠的儿子马初为列侯。

'7'秋,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7'秋季,九月丁卯朔(初一),出现日食。

'8'太尉胡广免;以司徒黄琼为太尉。闰月,以光禄勋尹颂为司徒。

'8'太尉胡广被免官,任命司徒黄琼为太尉。闰九月,擢升光禄勋尹颂为司徒。

'9'冬,十一月,甲辰,帝校猎上林苑,遂至函谷关。

'9'冬季,十一月甲辰(初九),桓帝前往上林苑打猎,随后到函谷关。

'10'泰山、琅邪贼公孙举、东郭窦等反,杀长吏。

'10'泰山郡、琅邪郡贼帅公孙举、东郭窦等起兵叛,杀害地方官吏。

永寿元年(乙未、155)

永寿元年(乙未,公元155年)

'1'春,正月,戊申,赦天下,改元。

'1'春季,正月戊申(十四日),大赦天下。改年号。

'2'二月,司隶、冀州饥,人相食。

'2'二月,司隶、冀州发生饥荒,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3'太学生刘陶上疏陈事曰:“夫天之与帝,帝之与民,犹头之与足,相须而行也。陛下目不视鸣条之事,耳不闻檀车之声,天灾不有痛于肌肤,震食不即损于圣体,故蔑三光之谬,轻上天之怒。伏念高祖之起,始自布衣,合散扶伤,克成帝业,勤亦至矣;流福遗祚,至于陛下。陛下既不能增明烈考之轨,而忽高祖之勤,妄假利器,委授国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