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部分 (第1/4页)

以无学;吾见德玄不能对,心实羞之。”德玄闻之曰:“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此吾所能也。”李曰:“敬宗多闻,信美矣;德玄之言亦善也。”

十一月,戊子(二十日),唐高宗来到濮阳,窦德玄骑马随行,唐高宗问他:“濮阳称为帝丘,为什么?”窦德玄不能回答。许敬宗从后边跃马向前说:“从前顼居住在这里,所以称为帝丘。”唐高宗称赞他。许敬宗退下后对人说:“大臣不能没有学问,我见窦德玄回答不上来,心里实在为他感到羞愧。”窦德玄听到后说:“人各有能和不能的方面,我不勉强回答我所不知道的问题,这正是我所能的方面。”李世说:“许敬宗见闻广,诚然很好,窦德玄的话也不错。”

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齐、隋、唐皆旌表其门。上过寿张,幸其宅,问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上善之,赐以缣帛。

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共居,齐、隋、唐各朝都对他家予以表彰。唐高宗经过寿张,来到他的住宅,问他所以能够共居的原因,张公艺书写“忍”字一百多个进献。唐高宗认为这很好,赐给他缣帛。

十二月,丙午,车驾至齐州,留十日。丙辰,发灵岩顿,至泰山下,有司于山南为圆坛,山上为登封坛,社首山上为降禅方坛。

十二月,丙午(初九),唐高宗到齐州,逗留十天。丙辰(十九日),唐高宗从灵岩顿出发,到泰山下,有关部门在山南筑圆坛,在山上筑登封坛,在社首山上筑降禅方坛。

乾封元年(丙寅、665)

乾封元年(丙寅,公元665年)

'1'春,正月,戊辰朔,上祀昊天上帝于泰山南。己巳,登泰山,封玉牒,上帝册藏以玉匮,配帝册藏以金匮,皆缠以金绳,封以金泥,印以玉玺,藏以石。庚午,降禅于社首,祭皇地祗。上初献毕,执事者皆趋下。宦者执帷,皇后升坛亚献,帷皆以锦绣为之;酌酒,实俎豆,登歌,皆用宫人。壬申,上御朝觐坛,受朝贺;赦天下,改元。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等,四品已下加一阶。先是阶无泛加,皆以劳考叙进,至五品三品,仍奏取进止,至是始有泛阶;比及末年,服绯者满朝矣。

'1'春季,正月,戊辰朔(初一),唐高宗祭祀昊天上帝于泰山南。己巳(初二),登上泰山,亲自缄封玉册,上帝的玉册放在玉匮里,配帝的玉册放在金匮里,都缠上金绳子,封上金泥,加盖玉玺,藏入封禅专用的石匣中。庚午(初三),在泰山下面的社首山祭祀皇地祗。唐高宗第一个献祭品完了,执事人都退下。太监用手张起帷幔,皇后登坛第二个献祭品,帷幔和帐幕都用锦锈做成;斟酒、往俎豆中放祭品、登坛唱歌都用宫女。壬申(初五),唐高宗登上朝觐坛,接受朝贺;大赦天下罪人,更改年号。文武官员三品以上的赐爵一等,四品以下加一阶。以前没有普遍加封官阶的先例,都是依据劳绩的考核依次进升,到了五品、三品官,还要奏请皇帝决定,到这时才开始有普遍加阶的事;到了高宗末年,穿红色衣服的官员已满朝都是了。

时大赦,惟长流人不听还,李义府忧愤发病卒。自义府流窜,朝士日忧其复入,及闻其卒,众心乃安。

当时的大赦,只有长期流放的罪人不许返回,李义府因此忧愤交加,发病而死。自从李义府流放后,朝庭官员无日不担忧他再回朝廷,直到得知他的死讯,大家才放心。

丙戌,车驾发泰山;辛卯,至曲阜,赠孔子太师,以少牢致祭。癸未,至亳州,谒老君庙,上尊号曰太上玄元皇帝。丁丑,至东都,留六日;甲申,幸合璧宫;夏,四月,甲辰,至京师,谒太庙。

丙戌(十九日),唐高宗从泰山出发;辛卯(二十四日),到达曲阜,赠给孔子太师称号,并用羊猪祭祀。癸未(疑误),到达亳州,拜谒老君庙,给老子上尊号为上玄元皇帝。丁丑(疑误),到达东都洛阳,逗留六天;甲申(疑误),去合璧宫;夏季,四月,甲辰(初八),到京师长安,拜谒太庙。

'2'庚戌,左侍极兼检校右相陆敦信以老疾辞职,拜大司成,兼左侍极,罢政事。

'2'庚戌(十四日),唐朝左侍极兼检校右相陆敦信因年老有病请求辞职,任命他为大司成,兼左侍极,免去检校右相职务。

'3'五月,庚寅,铸乾封泉宝钱,一当十,俟期年尽废旧钱。

'3'五月,庚寅(二十五日),唐朝铸造“乾封泉宝”新钱,以一当十,等一周年后全部废止旧钱。

'4'高丽泉盖苏文卒,长子男生代为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