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部分 (第1/4页)

吏部郎王俭,僧绰之子也,神彩渊旷,好学博闻,少有宰相之志,时论亦推许之,道成以俭为太尉右长史,待遇隆密,事无大小专委之。

吏部郎王俭是王僧绰的儿子。神采焕发,学而不倦,见识博广,从小就有当宰相的大志,朝野舆论对他很推崇。萧道成任命王俭为太尉右长史,对他十分尊重,二人关系密切,事无小都交给他处理。

'2'丁亥,魏主如代汤泉;癸卯,还。

'2'丁亥(初九),北魏国主前往代郡温泉。癸卯(二十五日),返回平城。

'3'宕昌王弥机初立。三月丙子,魏遣使拜弥机征南大将军、梁·益二州牧、河南公、宕昌王。

'3'宕昌王梁弥机,刚刚接位。三月,丙子(二十九日),北魏遣使任命梁弥机为征南大将军,梁、益二州州牧,封河南公、宕昌王。

'4'黄回不乐在郢州,固求南兖,遂帅部曲辄还;辛卯,改都督南兖等五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4'郢州刺史黄回不愿留在郢州,坚持求任南充州刺史,而且擅自率部曲东下。辛卯(疑误),朝廷改命黄回任都督南兖等五州诸军事,兼南兖州刺史。

'5'初,王蕴去湘州,湘州刺史南阳王未之镇,长沙内史庾佩玉行府事。先遣中兵参军韩幼宗将兵戍湘州,与佩玉不相能。及沈攸之反,两人互相疑,佩玉袭杀幼宗。黄回至郢州,遣辅国将军任候伯行湘州事;候伯辄杀佩玉,冀以自免。湘州刺史吕安之镇,萧道成使安国诛候伯。

'5'当初,湘州刺史王蕴离职时,新任湘州刺史、南阳王刘还没有到任,由长沙内史庾佩玉代理府州事。刘先派遣中兵参军韩幼宗率军进驻湘州,跟庾佩玉发生摩擦。等到沈攸之起兵反抗朝廷,二人更互相猜疑,庾佩玉就袭击诛杀了韩幼宗。黄回到郢州时,派辅国将军任候伯代理湘州事。任候伯又斩庾佩玉,希望能使自己幸免。朝廷新任命的湘州刺史吕安国到位后,接到萧道成命令,诛杀任候伯。

'6'夏,四月,甲申,魏主如崞山;丁亥,还。

'6'夏季,四月,甲申(初七),北魏国主前往崞山。丁亥(初十),返回平城。

'7'萧道成以黄回终为祸乱;回有部曲数千人,欲遣收,恐为乱。辛卯,召回入东府。至,停外斋,使桓康将数十人,数回罪而杀之,并其子意陵相僧念。

'7'萧道成认为黄回终究是祸患。黄回有部曲数千人,萧道成打算遣散或收编,又恐怕激起反抗。辛卯(十四日),萧道成在东府召见黄回。黄回已到,萧道成留他在会客室,命桓康率数十人,一一列举黄回的罪状,连同黄回的儿子竟陵相黄僧念一并斩首。

甲午,以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映行南兖州事,仍以其弟晃代之。

甲午(十七日),任命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映代理南兖州事,而用他的弟弟萧晃接替二郡太守。

'8'五月,魏禁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不顾氏族,下与非类婚偶;犯者以违制论。'8'五月,北魏禁止皇族、贵戚及官员、士大夫不顾门第,与下层不同阶层人通婚,违者以违抗诏书论处。

'9'魏主与太后临虎圈,有虎逸,登阁道,几至御座,侍卫皆惊靡;吏部尚书王睿执戟御之,太后称以为忠,亲任愈重。

'9'北魏国主随冯太后一齐去虎圈观看老虎,一只老虎突然逃出,跳上御道,几乎跑到御座前,左右侍卫吓得惊呆或逃跑。吏部尚书王睿,手拿长矛抵挡。冯太后赞扬他的忠心,更是宠爱信任。

'10'六月,丁酉,以辅国将军杨文弘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10'六月,丁酉(二十一日),刘宋任命辅国将军杨文弘为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11'庚子,魏皇叔若卒。

'11'庚子(二十四日),北魏皇叔拓跋若去世。

'12'萧道成以大明以来,公私奢侈,秋,八月,奏罢御府,省二尚方雕饰器玩;辛卯,又奏禁民间华伪杂物,凡十七条。

'12'萧道成认为,自大明年间以来,官府与民间查奢侈浪费成为风气。秋季,八月,上疏奏请撤销御府、左右尚方署装饰及玩赏器物。辛卯(十六日),再上疏奏请禁止民间使用华贵的衣饰和用品,共十七条。

'13'乙未,以萧赜为领军将军,萧嶷为江州刺史。

'13'乙未,(二十日),任命萧赜为领军将军,萧嶷为江州刺史。

'14'九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